大湾区协同绘就科创新图景:港澳企业解锁南沙科创沃土发展密码

6月20日,由香港生产力促进局(HKPC)指导,穗港链(广州)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大湾区市场透视系列:《知创企业家聚汇》在南沙」系列活动成功举办。本次活动聚焦人工智能与低空经济产业,吸引超80家香港科技企业、青年商会代表及内地机构共计100余人参与,通过“政策解读+场景考察+资源对接”的立体模式,为港澳企业解锁南沙科创沃土的发展密码。

记者了解到,本次活动以“场景化考察+政策干货+资源对接”的务实模式,搭建起穗港产业协同的桥梁。截至活动收官,已有十余位香港企业代表看好南沙发展,与南沙企业有初步合作意向,涵盖AI技术转化、低空经济场景开发等多个领域。

图片

对接“AI+制造”深度融合资源

促香港科创企业在南沙扎根发展

活动首站,刚从香港西九龙-庆盛段高铁下车的香港嘉宾们便深入南沙广汽科技馆,实地考察广汽集团科技无人驾驶创新成果和油电技术转型成果。在智慧制造展区,广汽埃安的零部件生产线通过AI视觉检测技术实现高精度控制,而虚拟仿真平台则现场演示了AI算法如何优化整车生产流程。“南沙的制造业已实现‘AI+制造’深度融合,这种场景化落地能力正是香港研发团队需要对接的关键资源。”香港的一位AI创业代表表示。

图片

在湾区数创中心举办的招商推介会上,从薪金补贴、研发补贴到租金补贴、一次性奖励,南沙街道和南沙开发区投促局系统介绍了南沙针对高新科技产业和港澳青创企业的扶持政策。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也发布了针对南沙港人港企的一系列利好扶持和服务。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首席市场总监冯嘉宝现场总结道,南沙街道和HKPC为港企提供从政策对接、技术转化到市场拓展的全流程支持,两地共促香港科创企业在南沙扎根发展。

在以“香港AI技术如何赋能南沙低空经济”为主题的圆桌交流中,嘉宾们表示,南沙拥有无人机适航空域、先进制造基地和诸多的AI技术应用场景;香港具备国际化的AI技术优势,包括国际化人才、完善的法律体系以及充裕的资金支持等核心资源,两地联合可打造“研发在香港、转化在南沙、市场辐射全球”的产业生态。

图片

探索两地合作互补多场景可能性

推动“香港研发+南沙转化”的协同模式走向纵深

从南沙环宇城出发,嘉宾们体验了小马智行L4级无人车的通勤服务。车辆通过多传感器融合算法实时处理路况数据,在复杂路口实现自主决策避让。据了解,南沙已开放50平方公里无人车商业化运营区域,累计完成超10万单自动驾驶订单。

香港的一位商会代表表示:“无人车在南沙的运营数据,将为香港AI企业提供了珍贵的落地参考,两地技术互补性极强。”

图片

在明珠湾片区,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的飞行器试验平台成为嘉宾关注焦点;毗邻的数字电商直播基地内,AI虚拟主播等前沿直播技术应用让人目不暇接……

在粤港澳青创中心(南沙IFC),嘉宾实地考察了配备港式办公设施的孵化载体,穗港链总经理林晨光解读南沙港澳青创政策,涵盖最高百万元级别的创业补贴等福利;明珠湾开发建设管理局专员分享低空经济发展规划;中科云遥与智程航空负责人介绍南沙低空经济机遇。嘉宾还体验了无人机在测绘、物流等领域的应用场景,全方位感受南沙为港澳青创团队构建的“政策+产业+服务”生态体系。

当前,南沙正以开放姿态链接全球资源,推动“香港研发+南沙转化”的协同模式走向纵深,为大湾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姝泓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