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护理工作关乎生命,亦系法律责任。一纸虚假记录,轻则暂停执业,重则身陷囹圄。本案中的四名护士的经历警示同行:唯有恪守“客观、真实、准确”的记录原则,方能保护患者安全、捍卫职业尊严。
家属发现护理记录与事实不符
事后家属查看患儿病历,认为病历中护理记录单记载的“10月20日凌晨患儿进行了鼻导管吸氧”,以及多处血氧饱和度的记载均与事实不符,于是向信访局等部门进行投诉。
警钟长鸣:筑牢护理执业的法律防线
这起事件为整个护理行业敲响了警钟。作为医护人员,我们必须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在护理工作中,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增强法律意识:医护人员要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在护理工作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医疗活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于医生的医嘱,要认真执行并做好记录。
保持客观真实:护理记录是医疗活动的重要证据,必须客观、真实、准确、完整。不得伪造、篡改或隐匿病历资料。
加强沟通协作:医护人员之间要加强沟通协作,共同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和医疗秩序。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理。
这起四名护士伪造病历被暂停执业的事件再次提醒我们,护理执业必须筑牢法律防线。只有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才能确保医疗活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和医患之间的信任关系。让我们以这起事件为鉴,警钟长鸣,共同推动护理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