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至22日,由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CAPDA)主办,宁波大央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五届生物农药发展与应用交流会”在宁波召开。本届大会以“生物制剂·生物行为·生物健康”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学界、产业界及科研机构的权威力量,围绕农业绿色转型、病媒防控、公共健康等重要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务实合作。
大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当前,生物农药已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更是农业绿色转型的重要引擎。在生物防控手段加快落地、生物活性物质多样性持续拓展的背景下,产业链对科研成果的适配性、系统化与工程化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本次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张克勤分享了全球病原线虫绿色防控现状与中国解决路径;中国工程院院士、宁波大学植物病毒学研究所所长陈剑平分享了植物病害绿色治理的新理论与新实践;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病媒防控首席科学家刘起勇、生物农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徐汉虹,聚焦生物行为调控、生物制剂在健康领域的拓展应用等热点议题作分享。
大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作为我国生物农药领域的重要专业平台,本次大会通过集中展示国内最新科研突破、典型应用案例及政策解读,为生物农药从基础研究向规模化应用的迈进,提供了积极有效的方向指导与产业支撑;加强行业上下游的联动,推动科研成果更快转化为实际应用场景,实现“从实验室到人民生活、从研发端到市场端”的有效衔接,推动行业整体从单点创新走向系统协同。
在这一进程中,一批具备原创能力和系统整合能力的创新型企业,正逐渐成为“技术桥梁”与“落地载体”的重要角色。以宁波大央科技有限公司为例,公司以自主研发为核心,构建了涵盖病媒生物模型、风险评估、智能监测与防控决策支持的完整技术体系,实现了从源头控制到精准防治的全流程集成化解决方案。
大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据悉,此次大会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参观了宁波大央科技生产基地和大央科技病媒精准防控产业研究院,通过“会议+参访”的模式,实现“思想+技术+场景”的深度融合。
绿色安全、可降解的生物制剂日益成为家庭、学校、养老机构等非农业场景中防病、防蚊、防害的新选择。本次大会通过向社会释放更多权威信息与科普内容,进一步提升公众对绿色农药安全性与必要性的认知,推动公众对生物农药的理解与信任,为其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营造良好舆论基础。(郑浩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