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演出、体验非遗……6月20日下午,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艺术嘉年华开幕。本届嘉年华邀请11个中东欧和“一带一路”国家的8组艺术团组,携手北京艺术家,为观众呈现十多场演出盛宴。现场还设置了中外非遗体验等多元活动。
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艺术嘉年华的演出/主办方供图
下午5点多,在充满异域风情的音乐和歌声中,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艺术嘉年华拉开帷幕。在舞台右侧的突尼斯文化体验区,志愿者良玉正在给大家展示海娜手绘。她使用圆锥形颜料筒做成的画笔在皮肤上轻轻绘制,不一会儿,一朵漂亮的花朵型纹饰便完成了。市民孙女士感慨,画出来非常有突尼斯当地的特色,很有意思,让她种草了这个国家,以后如果有机会非常想去。
良玉制作海娜手绘/记者拍摄
由于非洲的气候适宜海娜花生长,这里的海娜手绘艺术源远流长,形成了多元而独特的风格。来自突尼斯的志愿者司琳介绍,这个是用植物做的,所以对皮肤没有什么伤害。海娜手绘最主要的意义就是幸福,表示装饰这个手绘的人很开心。如果有快乐的聚会才会做这种手绘。姑娘们和孩子们都喜欢,手绘上的花越多,越说明这个活动或者聚会是非常重要的。
司琳展示做好的海娜手绘/记者拍摄
憨态可掬的小狮子,漂亮古朴的草编包……在一旁的马达加斯加展位,多款由当地工人编制的手工艺品向市民和游客亮相。马达加斯加展位工作人员潘潘介绍,包包都是马达加斯加手工艺人自己编的,这种简单的款比较百搭,还有一些比较复杂的款,更加能够体现他们的独特工艺。还有一些比较特色的产品就是他们自己手工编制的一些小动物,造型都来源于非洲大草原上的狮子、变色龙、斑马等,动物会有各种各样的颜色,也是体现了他们民族的特色。
马达加斯加草编小动物/记者拍摄
6月20日到22日,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艺术嘉年华在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钢国际会展中心12号馆举行。本届嘉年华中,中外艺术家轮番登台,带来融合音乐、舞蹈和文化风情的精彩演绎。现场的非遗文旅展示区也将展现中东欧特色产品和北京的非遗技艺。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海外中心主任王海茹介绍,本届艺术嘉年华邀请了11个中东欧及“一带一路”国家的8组艺术团组40多位艺术家,他们携带着精彩的文艺演出、文化展示,还有一些非遗项目来到北京,和北京的非遗项目以及优秀的艺术团组在这里共同举办一场丰富多彩的艺术嘉年华活动。市民和游客来到现场可以在美食摊位品尝,可以看到非常精彩的非遗项目,也能够看到特别专业的来自于各个国家的文艺演出。
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艺术嘉年华现场/主办方供图
(转载请注明本文来源及记者、编辑等信息)
内容来源:记者 王楠 编辑 王琛琛 主编 程艳
编辑:盖盖
值班主编:彭菲
监制: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