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文旅融合的深入推进,伊州区回城乡阿勒屯古街凭借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日渐完善的旅游业态,正成为哈密旅游的新名片。近年来,古街民宿快速发展,不仅为游客提供了“诗与远方”的栖息地,更带动了当地村民就业增收,形成了一条特色鲜明的文旅致富路。
“没想到哈密有这么精致的民宿,每个角落都像精心设计的场景。”6月18日,当晚霞映照天空时,伊犁游客木尼拉·依明江正在阿勒屯古街金帽花民宿的庭院里为女儿整理裙摆。她所说的这栋由空置屋改造的民宿,如今正成为社交平台上的“打卡点”,传统民俗建筑与现代卫浴设施的结合,让9间主题客房在试营业首月就迎来爆满。
近几年,民宿负责人买合木提·买买提注意到,阿勒屯古街通过文化赋能、业态升级,成为市民、游客体验哈密故事的目的地。他抓住这一机遇,2024年投入近百万元将自家闲置院落改造成精品民宿,特意保留原建筑结构,在墙面展示哈密维吾尔刺绣、哈密十二木卡姆乐器等哈密独特的文化元素。每个房间的风格都不同,有的保留传统凉席顶结构,有的加入民族刺绣装饰,还有的摆放了哈密瓜、胡杨等主题摆件。
这种“沉浸式文化体验”很快获得市场认可。辽宁游客陈清利在自驾环疆旅行中特意停留三天,“早上在百年桑葚树下吃桑葚、哈密瓜,晚上听房东讲古街历史,这才是真正的深度游。”陈清利说。
游客的好评让买合木提·买买提信心倍增。目前,他的民宿雇了4个村民帮忙打理,既解决了用工问题,也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买合木提·买买提说:“我们下一步要提升服务质量,争取打造成星级民宿,吸引更多游客。”
“白天在民宿帮忙打理客房,下班了还能回枣园疏果施肥,两头都不耽误!每个月还有2800元钱工资!”回城乡沙枣村村民麦克拉衣·玉素甫说。如今,像她这样实现“家门口就业”的村民越来越多,他们上午在古街参与旅游接待,午后便能返回自家田地劳作,或在古街支起摊位售卖,既捧起了“旅游饭碗”,又守好了“家业”。这种“农旅融合、就近就业”的模式,让附近村民的日子过得既充实又红火。
在距离金帽花民宿不到500米处,创业者林育正在沟通民宿的装修细节,这个800平米青年旅舍模式的民宿,将填补古街背包客市场的空白。“我们精心设计了每个房间,既要干净整洁,又要安全舒适,还打造了公共娱乐区域,让大家来到我这,就像回到了家。”林育说,随着哈密研学游、摄影游兴起,性价比高的住宿需求正在增长。
“这是我在古街继精品屋、咖啡馆、手工皮制坊后的第四个创业项目,希望能给背包客和年轻游客提供经济实惠的住宿选择。”林育表示,“现在古街的名气越来越大,游客多了,民宿的需求也在增加,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哈密的文化,也让阿勒屯古街的旅游发展得更好。”
现如今,阿勒屯古街的民宿已有4家,游客的体验也越来越丰富。白天,游客可以漫步古街,品尝特色美食,欣赏传统手工艺;夜晚,住在民宿里,感受古街的静谧与温情。阿勒屯古街正焕发出新的活力。
伊州区回城乡副乡长王雪姣说:“今年我们围绕‘吃住游购娱’全面升级古街,推进三大举措,引入特色美食、升级民宿品质;打造葫芦巷、丝路哪吒巷等三条文化主题巷道,规范商品经营;每周举办6场民俗巡游与群众演出,以扩面提质方式提升阿勒屯古街旅游特色化的水平,全方位将古街打造成更具吸引力的一站式新疆东大门哈密特色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