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女儿,这3件事,你越早知道,越少走很多弯路!

养女儿,真的和养儿子不太一样。

女儿小小年纪,就有细腻的情感、敏感的自尊,还有比男孩更复杂的心理世界。

我和很多有女儿的朋友聊过,发现,家有女儿,很多事,若能早知道、早明白,真的能少走很多弯路。

一:女儿的自尊心,比你想象得更敏感

带女儿去邻居家玩,几个大人围在一起聊天,小朋友在屋里玩积木。

邻居宝妈指着她女儿,笑着说:“你看她,什么都不会,胆子小,话都说不利索,以后可怎么办啊!”

我下意识看向小姑娘,只见她低着头,手里捏着积木块一声不吭。

等大人们聊完,我帮着收拾积木时,竟发现,她的眼眶有点红。

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女儿的自尊心,其实远比我们以为的更脆弱、更敏感。

图片

小时候,我也经常遇到类似场景。

每逢家里聚会,妈妈总爱在亲戚面前开我的玩笑:“你看看她,做事多马虎,老丢三落四……”

每次听到这些,我表面笑着,其实心里特别难受,觉得很丢人、很委屈。

直到很久以后,我才明白,这是一种被忽视的伤害。

女孩子与生俱来的敏感,决定了她们特别在意外界的评价。

有时候,一句随口的批评、一个无心的“比较”,都会在她们心里留下阴影,让她们变得自卑、胆怯,甚至渐渐不愿意表达自己。

如果我们总是在公开场合批评、嘲笑或者否定女孩,很容易让她们将内心关闭,把自己包裹起来,变得敏感又脆弱。

养育女儿,我们不妨多告诉自己:

“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我都不要在外人面前批评她。如果她真的做错了什么,我们回家再慢慢聊。”

给孩子留一点自尊,她才会愿意跟你说心里话。

因为她知道,不管发生什么,妈妈都是她最坚强的后盾。

图片

二:情绪管理,是女孩一生的必修课

有一次,女儿和好朋友闹了别扭。

回到家,谁劝都不理,她气呼呼地摔门、掉眼泪。

我试着安慰她,她却什么都听不进去,只顾着埋头哭。

看到她那样,我一度很无奈——小时候我也是这样,遇到情绪难受的时候,喜欢一个人躲起来,觉得全世界都不懂我。

但现在想想,其实孩子的情绪,尤其是女孩子的情绪,比大人还要复杂和难以捉摸。

她们会因为一件小事高兴半天,也会因为一句话难过很久。

很多家长觉得,女儿太敏感、太爱哭、太情绪化。

其实,这是成长的正常过程。

女孩的大脑,在情绪体验上,比男孩更细腻、更复杂。

女孩子如果长期被忽视、压抑自己的情绪,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长大后,很难拥有幸福。

那我们如何教女儿情绪管理?

①多接纳她的情绪,而不总否定她

当女儿因为小事哭闹时,我们先不要急着制止,也不要说“你就不能坚强一点”。

我们可以蹲下来抱抱她,说:“我知道你现在很难过,可以哭一会儿,妈妈陪你。”

②帮她认清情绪,表达出来

等她稍微平静一点,我们再引导她说:

“你是不是觉得好朋友误会了你,所以很委屈?”

让她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不是只用哭、闹来表达。

③教她用正确的方式处理情绪

除了表达情绪,我们还需要和女儿一起想办法,用除了哭以外的方式,来处理情绪。

比如告诉她:“下次遇到这种事情,我们可以先深呼吸,或者跟对方好好说出来,不一定非得自己难受。”

时间久了,她就能学会表达和调节情绪,也会变得更加自信、从容。

将来无论面对什么样的风雨,她都能稳步前行。

图片

三:培养内在力量,比什么都重要

很多父母,担心女儿长大后会“不如别人”。

所以,他们拼命给女儿报补习班,学各种才艺,希望用外在的能力来保护她们。

但其实,真正能护佑一个女孩一生的,不是外在的技能,而是她内心的力量。

有了强大的内心力量,她才会遇到挫折时,不轻易倒下,也才敢于表达自我、敢于说“不”。

我曾遇到过一个女孩,她从小成绩优异、能歌善舞,家长觉得,她样样都好。

但是上大学后,她却抑郁了。

原来,当时她和同学竞争同一个项目,结果输了。

而室友无意一句话,让她深深地自卑、焦虑,甚至一度想逃,不想上学了。

后来看医生才知道,她从小一直活在别人的期望里,没有学会真正认识和肯定自己。

女孩真正的力量,来源于被父母接纳、信任和鼓励,而不是看上去“优秀”或“完美”。

如果我们想要培养出一个内心强大、不容易内耗的女孩,那就要:

●让她学会自我接纳

我们可以经常跟女儿说:“你不需要事事都做得最好,只要你尽力就够了。”

当她遇到挫折、失败时,我们不要说“怎么又没做好”,而可以和她一起复盘:

“这次不理想没关系,说明我们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我们看看还有没有别的办法。”

图片

●教她设立界限、懂得说“不”

有一次,幼儿园老师让我们带孩子练习“拒绝”,我觉得特别好。

比如,如果她不喜欢别人动她的东西,就勇敢说“请不要动我的东西”;

如果有人让她做不舒服的事,她也能勇敢拒绝“不,我不喜欢这样”。

有勇气表达自己的需求和界限的女孩子,将来在社会上才更不容易被欺负,也更懂得保护自己。

女孩心思敏感、柔软、细腻,也渴望被肯定和保护。

你教会她爱自己,世界才会温柔待她。

愿我们,都能成为那个理解女儿、温柔坚定的“女孩妈妈”,陪她一起成长,见证她成为最好的自己!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