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后”7岁开始学习理财?

有94%的“10后”已开通金融账户?传统“财商”教育模式或经历颠覆性改变。日前,万事达卡发布了新一期《新兴支付指数》调研,指出“10后”(也称“α世代”,即2010年及以后出生的“数字原生代”)并不打算等到长大后才接触金钱,亚太地区,有94%的“10后”已开通金融账户,其中许多人还已拥有数字钱包(58%)、投资账户(49%)和信用卡(48%)。

图片

一组数据揭示出来家长对于家庭和子女理财观念的看法:63% 家长认为子女比他们同龄时更懂理财;60% 家长不确定自己的理财知识是否适用于子女这一代;53% 家长承认子女比自己更了解新兴支付方式;82% 家长希望拥有更多趁手的工具来教育子女理财。

报告更显示出,国孩子们的金融素养则更胜一筹,有98%的“10后”家长表示其子女已经拥有金融账户;73%承认子女数字金融知识优于自己。同时,也有更多家长(86%)在寻求更为优质的财商教育工具。

7岁就开始学理财,到底是否有必要么?机构的态度已经说明一切,无论孩子们和家长怎么看,作为链接他们的支付机构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了。

万事达卡亚太区支付业务执行副总裁Sandeep Malhotra 表示:“要真正与‘10后’及其家长建立起联结,支付行业须懂得如何使用属于他们的语言。这些孩子不是来玩的——他们是来‘hold住全场’和精明消费的。他们是低调的理财小能手,在学会系鞋带之前就弄懂了怎么‘刷’手机,他们能把折扣软件变成玩具……现金?压根就排不上号,如今一切尽在‘一拍即付’。对银行和金融机构而言,这些信号响亮且明了:‘10后’期望支付可以契合他们的风格——无缝、懂我且触手可及。因此,我们理当努力打造定制化的数字钱包、流畅的应用内支付以及根据孩子们金融游戏的进度来升级安全工具。”

调查也显示,新兴的数字支付方式,持续在中国消费及理财领域获得热切关注,即所有受访消费者均有计划在未来一年内使用新兴的数字支付方式,其中97%打算使用五种或更多方式,凸显出人们出对灵活性和选择权的强烈倾向。在支付之外,金融科技也日益被视为赋能的工具,98%消费者表示有兴趣利用人工智能来管理个人财务。

值得留意的是,“超便捷”成为影响中国消费者支付方式选择的关键因素:78%消费者对可穿戴支付感兴趣;56%青年群体(Z世代)选择直接通过社交媒体而非商家网站进行消费;

71%消费者认为生物识别支付可保障安全,82%觉得其比卡片或设备支付更简便。

文|记者 戴曼曼

图| 万事达卡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