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数据遇上思政课堂、当青年教师秀出“神仙讲课”技巧,教师培训班上闪现着怎样的火花?近日,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顺德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省高校思政课李霞名师工作室承办的2025年度广东省高职院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骨干教师培训班在顺德举行,来自全省90余所高职院校的近200名思政课教师在理论学习与教学实战中提升思政教学能力。
大咖开讲:从改革开放史到数智技术,思政课有了“跨界混搭”
培训课开场,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陈金龙以“中国改革开放的概念演化、发生逻辑与实践智慧”为题,用五个阶段的概念变迁故事,为老师们搭建起宏大的理论框架。这位国家级教学名师不仅讲透了历史逻辑,更贴心准备了教学案例包,让抽象理论秒变课堂“活教材”。
当北京化工大学副教授吴宁亮出“数智技术赋能思政课”的主题时,现场老师们的手机闪光灯齐刷刷亮起。“原来大数据能分析学生抬头率,AI可以生成情景模拟题。”从教学资源整合到实践场景构建,四个技术切入点让传统课堂瞬间有了“科技感”。有老师掏出笔记本记下“下次课就试试用AI做学情分析”。
此外,广州职业技术大学教授曹群揭秘思政课教学竞赛的“道学术”三重境界“道是育人初心,学是学术深度,术是教学巧思”;暨南大学魏传光教授掏出“科研锦囊”,从选题到成果转化步步拆解,让青年教师直呼“打开了科研任督二脉”;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方燕教授关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思考,引发了跨学段教学衔接的热烈讨论。
青年教师各显神通,案例教学让理论“落地开花”
现场,来自全省各地的青年教师展示各自的教学“看家本领”: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一等奖获得者、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金涛的课堂上,一组组对比数据配上互动研讨,把理论讲得津津有味。广东省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选手、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老师周晨阳更玩起“历史穿越”,通过还原改革开放初期的场景对话,让“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精髓变得可触可感。
不仅如此,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老师苏楠的“从‘一穷二白’到‘初步工业化’的行动指南——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思想”课,用“新中国工业成绩单”导入新课,教学设计环环相扣、新意迭出。2025年“萌新磨课、骨干练兵”特等奖得主李盼盼带着“群众路线”的鲜活案例走来,那些藏在社区里的民生故事,让理论一下子接上了“地气”。台下教师们边拍视频边记笔记:“这些教学方法太实用了,回去就能搬进课堂!”
“这次培训像一场及时雨。”一位来自粤北院校的老师感慨,“既有名家学者的理论高度,又有青年教师的实操温度,特别是数智技术部分,解决了我上课的技术焦虑。”
此外,顺德职业技术大学原党委书记李先祥在开班式上详细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在“双高”建设中获得的成绩,以及将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深度融入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中取得的实践成果。他强调此次培训旨在搭建“高规格、接地气”的交流平台,让思政课教师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脚踩实地”。
依托此次培训,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顺德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思政与教书育人的示范引领优势,紧扣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核心任务,精准对接广东省高职院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迫切需求,有效赋能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提升。参训教师们将把先进教育理念与创新方法带回课堂,在“强国行”行动持续赋能和骨干教师们共同努力下,一批富有感染力、思想性和时代特色的思政“金课”将在广东高职院校涌现,生动转化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质量育人成果,同步擦亮专项行动服务地方教育发展的特色品牌。
文、图 | 记者 杨苑莹 通讯员 吴佳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