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傍晚,乔甸镇境内的海稍水库的水面泛起粼粼波光,宛如撒落人间的万千星辰。岸边青草如茵,几簇野花随风轻舞,似在诉说岁月的故事。
乔甸镇海稍村村民朱大哥带着孩子来到水库边纳凉散步,微风拂面,仿佛也吹开了记忆的闸门:“这风吹着,就跟小时候一样,”他望向远处,眼角眉梢漾开笑意,“那时大人在田里忙,我们一群孩子就泡在水库里,扑腾着游泳,抓鱼摸虾。”
这座承载着无数人记忆的海稍水库,始建于1957年,历经七年建设,于1964年正式投入使用。六十余载的风雨洗礼,它早已成为周边生态与生活的灵魂。它是青山绿草的守护者,是万亩良田的滋养者,更是一方百姓美好生活的源泉。得益于这充沛的水源,村民们大力发展葡萄、石榴种植,让“甜蜜产业”在这里落地生根。如今,一串串饱满的葡萄、一颗颗鲜红的石榴,不仅是丰收的象征,更是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当秀美的自然风光与美食交织,海稍水库摇身一变,成为乡村文旅的璀璨明珠。每逢周末,不少游客专程前来品尝海稍鱼,凭借优质的鲜鱼和代代相传的烹饪秘方,乔甸风味独特的海稍鱼广受好评,并逐渐发展出“海稍鱼美食一条街”。在这里,游客们既能领略秀丽的水库风光,又能在香辣鲜美的味觉盛宴中,感受乔甸人民的热情与幸福生活。如今,秀美的水库风光和鲜美的海稍鱼,已然成为乔甸一张亮丽的名片。
行走在水库堤坝上,远处白鹭清亮的鸣叫声传来,抬眼望去,新庄村山上三角梅开得正艳。朱大哥轻声感叹到:“一晃眼,大半辈子就过去了。怪了,这水库的水波,岸上的草,连风吹过来的味道,好像跟没变过一样。”对村民而言,海稍水库早已超越了水利工程的范畴,成为维系乡愁的情感纽带。它珍藏着人们的童年欢笑,见证着村民们辛勤耕耘的奋斗历程,更承载着乡村振兴的希望。
从儿时的摸鱼戏水,到如今的生态画卷,海稍水库存蓄的远不止一汪碧水。它承载着乔甸人民浸满水花的童年欢歌,映照着乔甸人民挥洒汗水的奋斗足迹,更托起了乔甸瓜果累累的甜蜜丰饶与鱼香飘溢的火热生活。
在这里,乡愁不再是记忆里模糊的剪影,而是看得见的青山绿水,是萦绕舌尖的熟悉味道,是留得住的乡土人情。当往昔的记忆与今日的繁荣在这片水域交汇,海稍水库便成了一首流淌的田园诗,在时光的波光里,不断书写着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华章,奏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妙旋律。
图文/杨佺安 常鹏霄
编辑 责编/李丹
审核/安建雄
终审/杨凤云 张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