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6月20日报道 据西班牙《世界报》网站6月17日报道,全球一半人口松了一口气,因为大米越来越便宜了。
大米牵动世界。全球一半人口依赖这种谷物作为食物来源。例如,在东南亚和非洲,大米提供了高达60%的热量摄入。在孟加拉国,这一数字甚至达到70%。其烹饪上的多功能性使其成为许多餐桌上的必备品。而在持续上涨多年后,大米价格终于有所回落。这得益于全球供应改善,印度、泰国和越南等关键国家丰收,以及扭曲市场的贸易限制措施减少。
例如,作为基准的泰国大米目前价格约为每吨400美元,远低于2023年创下的高位。“大米国际价格曾异常高。不过,在2024年已开始下降。”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市场及贸易司经济学家雪莉·穆斯塔法表示。所有类型大米价格指数显示,今年3月的价格处于自2022年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但仍高于疫情前水平。多个因素促成了这次降价,但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是:控制着全球大米市场40%的印度取消了出口限制。
印度是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其出口量一度甚至超过了紧随其后的四大供应国——泰国、越南、巴基斯坦和美国——的总和。在国际市场上,没有任何其他国家拥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因此,当莫迪政府2022年因气候干扰因素和不利的全球环境而开始限制大米出口时,全球遭受冲击,米价飙升。从2022年9月到2024年年中,印度实施了各种限制措施。其中包括禁止出口某些品种的大米,以及对某些类型大米的出口征税。印度主要出口两种类型的大米:一种是被称为“籼米”的长粒、非香型、非蒸谷米;另一种是巴斯马蒂香米。此外,它还出口“碎米”:这种米在碾磨过程中破碎,却是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印度已解除了所有限制措施,除了针对碎米的。”总部位于华盛顿的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分析师阿卜杜拉·马蒙解释道。尽管如此,这已带来一定的缓解。“正从价格下跌中受益的国家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如塞内加尔、马达加斯加、尼日尔和尼日利亚。南亚国家也正受益于这一趋势。”马蒙说。尼日利亚作为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对蒸谷米的需求很高。“当地产量不足以满足消费需求,这意味着每年需要进口更多吨大米。”标准普尔全球公司的一份报告指出。这种对进口的严重依赖引得人们担忧粮食安全和经济稳定性。根据尼日利亚SBM情报公司的数据,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一袋50公斤装大米的售价为63.9欧元。彭博新闻社的数据显示,在这个最低月工资仅为45.1欧元的国家,米价上涨意味着2/3的尼日利亚家庭正在挨饿。
“近期米价下跌可能给非洲国家带来一定缓解,”穆斯塔法强调,“这可能对粮食安全产生积极影响,因为在许多非洲国家,大米不仅从能量摄入角度看是关键食物,而且在居民饮食结构中的比重也在增加。”在非洲,购买力的提高、城市化进程以及大米的多功能性提振了大米消费。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国际价格的下跌并不总能转化为当地消费者买入价的下降。“这取决于许多其他因素:汇率、运输成本、税收政策或中间商的利润空间。”穆斯塔法指出。
未来几个月,预计价格不会反弹。马蒙指出,根据各种预测,在2024/2025作物年度,全球大米产量预计将增加800万吨,达到5.44亿吨。此外,预计期末库存将处于高位:今年为2.05亿吨,高于去年的1.99亿吨。
气候条件有利。“在印度和孟加拉国,收获活动正在进行;在印度尼西亚,良好的天气加速了收获和种植;在越南,收获工作也在推进。”马蒙说。(编译/韩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