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坡岭对话马斯洛夫:中俄金融如何合作突围?

Club提要:在“2025·中俄三亚对话”中,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亚非学院院长马斯洛夫,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经济室主任徐坡岭,围绕“银行与投资业务中的中俄对话”议题展开深入讨论。

双方一致认为,当前国际格局为中俄深化金融合作提供了战略机遇。两位专家强调,摆脱美元霸权、推动产业深度融合、加强科技创新合作、培养高端人才,并拓展新兴领域,将是未来合作的关键方向。同时,他们坦诚指出,结算机制障碍、贸易增速放缓、投资不足,以及对经济互相依赖的担忧,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俄在金融、投资、产业链及贸易领域的协同合作,不仅事关两国经济发展,更在全球层面形成对美国经济霸权的有力牵制。

     以下内容为两位专家就同一议题展开的讨论,以对话形式呈现)

马斯洛夫:首先,我想谈谈当今的国际形势和中俄两国的金融关系。如今,金融已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工具,制裁作为一种杠杆,其影响力不亚于军事干预。俄罗斯一直在努力推动在美元体系之外通过金砖国家或上海合作组织等机制完成国际贸易结算,但这些努力进展艰难。许多国家,包括印度,虽然在口头上支持建立美元之外的替代结算机构,但在实际落实时却提出各种困难,导致进展缓慢。

因此,在美元之外建立一个平行的支付系统至关重要。然而,这种三方合作的形式并不一定有效。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让这个系统更具吸引力,使其与美元结算相比损失更小、成本更低、操作更便捷。例如,我们可以基于电子支付和虚拟货币建立一个结算系统,这将使结算更加便捷。但同时,这也可能带来虚拟空间中的金融安全挑战,比如黑客攻击。因此,专家之间的对话尤为重要。

图片

阿列克谢·马斯洛夫在“2025·中俄三亚对话”上发言(图源:北京对话)

徐坡岭:对于推动中俄金融合作,我也认为以下四个领域非常重要:建立独立于SWIFT的可控国际结算体系,消除美元霸权和SWIFT结算系统对我们的威胁。在金砖国家和上合组织框架下,建立双边和多边结算系统及金融市场,是我们的战略选择。这一点需要明确,以增强企业界的信心。您所提到的数字货币结算也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同时,加强国际产业链和供应链合作,在多边和双边层面上,深化前沿创新合作,解构美国的技术霸权和经济霸权;扩展能源和关键矿产合作。最近普京总统提到俄罗斯拥有稀土资源,这引发了中国国内的担忧,担心俄罗斯可能将稀土卖给美国,从而削弱中国在稀土领域对美国的制裁能力。这种担忧不符合中俄战略合作的精神。我们应继续加强在能源和关键矿产领域的合作。

马斯洛夫:我想说的第二个问题是俄中之间的结算危机尽管表面上双边贸易额增长了2%,但与2023年相比,增速明显放缓。许多产品无法进入俄罗斯市场,以前这些产品通过马来西亚、迪拜或哈萨克斯坦中转,但现在由于结算压力,贸易不得不“隐蔽化”。据我们估算,结算成本上升了15%至25%,这是二次制裁的直接后果。虽然俄罗斯银行已学会应对这种情况,但产品价格显著上涨,这对双边贸易的持续发展不利。

图片

徐坡岭在“2025·中俄三亚对话”上发言(图源:北京对话)

徐坡岭:是的,过去几年,中俄经贸合作在俄罗斯被制裁、与欧美经济合作中断的背景下出现了激增。这种激增是特定情况下的结果,具有一定的临时性。如果俄乌冲突结束,俄罗斯推行市场多元化和进口替代战略,是否会减少从中国的进口?是否会对中国投资保持警惕?

最近一个月,我收到许多关于汽车运输车辆的咨询。去年10月,俄罗斯卡马斯公司总裁提到中国运输车辆的安全和技术标准问题。今年1月,俄罗斯立法机构开始审查中国运输车辆的安全和技术标准。虽然这是一种规范行为,但对中国企业界来说,这是一个负面信号,可能导致他们收缩业务。此外,俄罗斯在后战时经济时代的进口替代战略是一个长期目标。这一战略旨在提高俄罗斯经济的自主性,但它是否与深化中俄经贸合作和产业链合作相矛盾?如果有矛盾,我们应如何处理,以确保经济界的信心?

马斯洛夫:贸易本身有其局限性,贸易额不可能无限增长,也不是我们的根本目标。我们应遵循两国的发展目标,推动共同进步。例如,2024年俄罗斯对中国的粮食出口有所下降,肉类和肉制品出口也出现下滑,而2023年这些领域曾达到峰值。目前,俄中农产品和食品贸易额约为150亿美元,虽然数字可观,但远低于油气贸易额。去年,俄罗斯向中国出口了大量油气产品,但总额却有所下降。这表明贸易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我们不能仅凭数字衡量两国关系,而应关注更深层次的合作

同时,另一个衡量两国关系的指标是投资。去年,来自中国的投资几乎为零,唯一一个项目是肉联厂,总投资约20亿卢布。该项目完成后,俄罗斯的冷冻肉将进入中国市场。除此之外,我们未见其他大规模投资项目。投资项目是长期合作的体现,我们需要建立垂直化、深度一体化的合作模式。

图片

俄罗斯远东符拉迪沃斯托克港的集装箱货柜船(图源:美国之音中文网)

徐坡岭:是的,因此我认为目前我们的对话定位非常准确,因为银行和投资合作是中俄经贸合作中较为薄弱的环节,也是一个容易受到冲击和波动的领域。企业家带着资金,希望确保安全,但当前中国企业界存在许多疑虑。他们在咨询时常常问道:俄乌冲突是否会结束?如果结束,美国的政策是否会转向?更重要的是,俄罗斯的政策是否会转向?这是一个关键问题。因为中国投资界担心,如果俄罗斯政策发生重大调整,可能会影响中俄合作的稳定性。

中国投资界对历史背景了解有限,而我们作为研究人员则更清楚这些情况。如果俄罗斯调整政策,它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关系将如何发展?在过去两年中,俄罗斯与全球南方国家站在一起,这是其获得有利地位的重要原因。但这种选择是临时性的,还是长期的?

然而,我们需要注意到,过去两年中,俄罗斯顶住了制裁压力,巩固了经济安全,掌握了更多经济主权。这包括去美元化的成就、摆脱对美元结算系统的依赖,以及国内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正常运转。这些成就与南方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合作密不可分。但投资界对此仍有疑虑。

图片

俄罗斯中央银行(图源:新华社)

马斯洛夫:在木材加工行业,目前有2至3家俄罗斯大型企业向中国出口原木或简单木材制品,如板材,但型材仅在中国生产。这是一种陈旧的合作方式。事实上,家具也可以在俄罗斯生产,且成本可能更低,对中国市场也更有利。因此,我们应摒弃旧观念,推动两国在垂直一体化方面的合作,包括相互参股

俄罗斯不应担忧中国资本进入远东和西伯利亚,中国企业也应更积极地开拓俄罗斯市场。同时,俄罗斯企业可以关注海南自由贸易区等新兴市场。中国近期出台了一系列吸引外资的政策,涵盖生物制药、健康医疗、高新技术、人工智能和芯片制造等领域。俄罗斯投资者应加快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

徐坡岭:其实最近我还听到一种声音,即俄罗斯对中国的经济依赖是否过高?数据显示,2024年俄罗斯对外贸易总额的34%依赖中俄贸易,进口依赖度甚至超过40%。俄罗斯国内担心这种依赖可能影响经济主权独立。这种猜忌如果蔓延,可能会影响中俄战略互信。

马斯洛夫:长期以来,中国的外资主要来自美国和西方,但在当前压力下,许多大型投资项目和投资商已撤出中国市场。俄罗斯可以成为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外资来源。我们可以组织俄罗斯企业共同投资中国市场,发掘其巨大潜力。

徐坡岭:当然,无论中国还是俄罗斯,都不能低估美国的经济霸权。我们仍然是相对弱势的一方,需要继续合作,反对美国的经济霸权。因此,中俄在金融、投资、产业链和贸易领域的合作,不仅具有双边意义,还具有全球意义。特别是在全球层面,我们需要继续推动中俄金融合作。

图片

技术人员在西伯利亚焊接大容量天然气管道(图源:克里姆林宫总统行政办公室)

马斯洛夫:此外,我认为人才培养也是一个关键问题。我们需要以新的眼光和思路应对快速变化的国际局势。中俄两国应思考如何更好地帮助对方,尤其是在高度互补的领域。传统的贸易方式已过时,学界应承担起责任,推动新领域的合作,如人工智能和氢能源。虽然氢能源领域尚未得到中方的积极回应,但我相信这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芯片制造方面,中国已具备8纳米甚至5纳米芯片的生产能力。我们可以考虑在俄罗斯建厂,共同生产电动车和绿色能源车辆。生物制药领域也有合作潜力,一些俄罗斯生物制药公司已在中国开展业务。

最后,我们的任务不仅是探讨两国经贸关系,还应关注相互投资和长远发展。例如,深圳的俄中理工大学由莫斯科和北京理工大学共同创办,设有多个实验室,包括俄罗斯宇航局的实验室和FK系统的实验室。然而,这些学术项目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我们需要思考如何让学术成果更好地融入市场和生活。

编辑|刘松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