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期间,普京明确表示,愿意在冲突 “最终阶段” 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会面,以达成和平协议。
但他同时强调,会面的前提是双方需进行 “最终阶段的决定性会谈”,而非无休止的利益划分。
这一表态既释放了和谈信号,也暗含俄方对谈判进程的明确要求。
当前俄乌战场态势对俄方愈发有利。随着以伊冲突升级,大批美军力量向中东集结,乌克兰因缺乏西方军事援助而陷入被动。
俄军趁机加大攻势,连日来对基辅等多地发动猛烈袭击,正面战场的乌军被迫持续后撤,谈判筹码逐渐减少。
泽连斯基此前试图借G7峰会向美国求援,却因特朗普提前离场而未能如愿,这让乌克兰在西方阵营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边缘化。
普京选择此时提出会面条件,背后有多重战略考量。
一方面,俄军在红军城、康斯坦丁罗夫卡等关键战役中占据优势,夏季攻势若能成功,将为俄方积累更多谈判资本。
另一方面,西方国家聚焦中东事务,无暇深度介入俄乌冲突,此时正是俄方 “提条件” 的窗口期。此外,长期冲突可能招致欧洲新一轮制裁,俄方也希望通过和谈尽早结束战事。
值得注意的是,普京的表态虽释放和谈意愿,却也保留了军事选项。他明确指出,若无法通过和平方式达成协议,俄方将通过军事手段实现目标。
这一强硬立场与俄军近期在前线的攻势相呼应 —— 即便北约未来重新关注俄乌问题,俄军也已凭借战场优势奠定谈判基础。
从条件本身看,普京要求会谈必须是 “决定性” 的,且只与乌克兰 “合法政府” 签订协议,这实际上是对泽连斯基政府合法性的有限承认。
此前俄方曾以 “未举行换届选举” 为由质疑乌政府合法性,如今的态度转变,既给了泽连斯基谈判台阶,也暗含对乌方的施压 —— 唯有在领土、安全等核心议题上作出让步,和谈才有可能推进。
对乌克兰而言,能否接受俄方条件面临两难。
若拒绝和谈,在西方援助缩水的情况下,军事压力将持续增大。
若接受谈判,可能需在领土问题上妥协,这将面临国内政治压力。而泽连斯基此前试图借外力施压的策略屡屡碰壁,也让乌克兰在谈判中的议价能力进一步削弱。
俄乌冲突已持续三年多,普京的表态或许是冲突走向转折的信号。但决定性会谈的前提,意味着双方需在核心利益上作出重大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