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来临,不法分子蠢蠢欲动,警惕青少年被围猎!

山西抚州19岁女生被“暑假工发传单”的幌子诱骗献血事件,目前还在等官方通报。

这个事情并非孤例。

去年8月25日,网传山西晋中和顺县,某血浆站以200元“助学补助”邀请学生在2个半月内捐献4次及以上血浆。

后经记者了解,情况属实,该血浆站于6月21日也发布过海报。

图片

该捐献中心工作人员称:

“有不少学生参加了,目前还没有统计,好多学生中途开学了,我们就给他们提前发了(200元助学补助),没达到次数的不会发。”

虽然打着“献浆助学,浆爱传递”的名义,依然存在诱导学生捐献嫌疑。

正如网友评论的:

这是单采血浆站,就是卖血的,不是公益性质的

78天献血四次,这太不人道了!奖200元,太少了!简直不把穷人的孩子当人看!

这是助学还是“抽血”?别把公益变成生意!

种种迹象表明,暑期来临,涉世未深的孩子正成为不法分子眼里的“肥羊”,他们正磨刀霍霍。

青少年,血气方刚;青少年,也很傻很天真。

在一些灰色地带,一双双黑手,正悄悄地围猎青少年。

围猎青少年,这些年花样繁多,屡见不鲜。

电子烟

电子烟似烟非烟还是烟。

吸两口电子烟,吞云吐雾,酷炫狂拽,被一些青少年视为时尚。

青少年群体也被商家视为行业持续增长的潜力。

一项针对9万余名青少年的研究结果显示,青少年使用电子烟后成为烟民的风险,是从不使用电子烟者的2.21倍。

自2018年以来,国家发布了多条法令禁止电子烟侵害,仍有商家变换招数“围猎”青少年。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0年发布的数据,2019年初中学生听说过电子烟的比例为69.9%,电子烟使用率为2.7%,与2014年相比分别上升了24.9个和1.5个百分点。

2023年调查,虽然有关数据在下降,但向未成年人销售卷烟和电子烟的现象依然存在。

图片

卡牌

7月28日,央视《财经调查》播报了《变味的“卡牌”》,长达26分钟。

缘起是几天前,网传一张小马宝莉卡“海盗碧琪”以25.5万元在二手市场成交!

卡牌的玩家主要是年轻人,不少是未成年人。

为了拆卡、集卡,这些年轻人动辄花费几百上千甚至数万元。《财经调查》的暗访中,有家长吐槽孩子买卡牌半年就花了近10万。

父母更担心的,是孩子成瘾。因沉迷于抽卡,孩子时而兴奋不已,时而捶胸顿足,进入了癫狂的状态。

“很爱抽卡,就像毒品”,“我们孩子控制不住,买得一塌糊涂”。

图片

“卡圈”的火热也让商家瞄准了学生群体这块“肥肉”,直播间“代拆”生意十分火爆。

主播在直播间通过“以小博大”的玩法,诱导人不断买买买,强烈的刺激感让青少年兴奋不已。

二手交易店、评级机构也应运而生,天价成交额让人大为咋舌。

依靠青少年热捧,卡游公司在短短的一年里卖出了超过22亿盒卡牌,甚至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

软色情视频

不法分子利用网络交友,诱骗未成年女孩发隐私图片。

显然是蓄谋已久、步步为营。

先是诱骗孩子进群,不时在群里发红包,也发一些大尺度聊天字眼,还有各种涉黄图片、视频。

给女孩洗脑一段时间后,会安排人专门私聊,引导她们发隐私照。

这些人还会教唆孩子别告诉爸妈,教她们隐藏对话框。

步入青春期的女孩子,对许多事情懵懂无知,认知辨别能力也不足。

有的虚荣心强,在小恩小惠、童星童模的名义诱骗下,稍有不慎就会掉进坑里。

这类受害女孩多数是留守儿童,缺少监管,缺少性教育,更缺爱,给一点温暖就掏心掏肺了。

当资本在市场追腥逐臭,熙来攘往,谁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护航?

围猎青少年,是可忍孰不可忍,罪恶的黑手一定要斩除!

国家没有坐视,利剑出鞘,这些年出台了不少法规,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不法行为。

学校也闻风而动,加强教育,禁止萝卜刀、烟卡进校园还一度引发舆论关注。

但是,光靠禁止、打击是无法根本解决问题的

要看到这些资本的围猎,也要看到背后青少年群体的需求。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而很多孩子在需要玩的年纪,却被重重大山压迫了。

学业压力越来越大,学校管教越来越严苛,课间十分钟都不能乱说乱动。

家长对孩子的陪伴也不够,除了唠叨学业、安排辅导班上课,忽略了孩子的情感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在放学之后、节假日里就会报复性放纵,在家长看不到的虚拟空间里癫狂。

孩子天生有猎奇心理,爱寻求刺激,这些在现实世界里没有,虚拟世界却是大把大把的。

孩子也需要社交。但是现实里,孩子被告知不要乱交友,被安排了大量学业,在学校里只能利用上厕所的短暂时间交换信息,被心酸地称为“厕所社交”。

孩子集卡并不是洪水猛兽。回想起70后这一代,收集过糖纸、烟壳、洋画,“80后”“90后”收集过水浒卡、三国卡,这和“00后”“10后”收集小马宝莉卡、奥特曼卡,本质是一样一样的。

只是,我们看到孩子把它视作“社交货币”的情感需求了吗?

还要看到,很多被围猎的是留守儿童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就达到1550万!他们缺少陪护,缺少教育,包括性教育,是非常脆弱的群体,也是围猎的主要对象。

青少年被围猎,是个突出的问题,也是个复杂的系统。

需要风清气正的社会,需要通情达理的家庭,也需要真正教书育人的学校。

不光要盯着孩子手上拿什么,还要考虑孩子脑子里在想什么。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功,春风化雨也要久久为功

应对这一切,成人准备好了吗?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