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条耳机的名字“嚣张又谦虚”,所以它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
嚣张的原因是叫参考,谦虚的原因是加了银,话没有说满,这样牛皮也不容易吹破。
而且还是三动圈架构!在我这里可是debuff啊!必须批判一番!
点评在前
1.颜值高,设计好,做工佳。
2.佩戴需要适应,腔体会有顶耳屏或者耳廓的问题,不属于“睡觉塞”。
3.声音素质相当高,能有“动圈次旗舰”水准,流行和大部分古典都能胜任,并且能有非常“爽”的听感。
4.对前端要求较高,特别是控制力方面,需要耐心搭配。
颜值与做工
科幻、抽象、另类,甚至“梦核”,银参考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其设计师似乎想利用简洁、矛盾、未来感的设计语言,从视觉上解构“音乐”。
这种外观肯定会牺牲佩戴,但也不算“刑具”,调整腔体垂直就不会顶耳屏了,但绝对不适合当“睡觉塞”。
外壳是铝合金材质,CNC精加工,表面氧化喷(细)砂处理,其表面细腻程度堪比iPhone的工艺,视觉和触感都相当棒。
虽然官方未提及,但按个人经验,这外壳加工成本肯定不低。如果到某些厂商嘴里,就是“单机床日产量七八个”了,成为搞抢购的理由。
线材是防缠绕设计,这点好评,卷起到展开状态只需要一抖就可以了。而线芯本身是无氧铜镀银材质,阻抗低,信号损耗小,能保留更多高频信号,声音通透。
声学
三动圈架构出现的非常早,但一直没成为主流,原因很简单,“多不如少”。
简单说,以前三动圈能做到的声音表现,顶级单动圈一样能做到,还没有分频衔接,音色不统一的问题。
即使到了2025的今天,同样还是“多不如少”,不过现在的三动圈有了一个明显的优势,那就是声音表现能接近顶级单动圈,但价格更便宜。
从堆料角度看,银参考的单元配置确实不含糊,10mm 生物膜动圈 +6mm 金属钛膜动圈组成了同轴单元复合,负责极低频到中频部分,其同轴布局可以抑制高频谐振,增强低频下潜;另外一颗10mm碳基复合振膜动圈,负责中频到极高频,充分发挥振膜特有的高素质和空气感优势。
银参考做的是叠加分频,没有做常见的物理截取分频,所以除了部分频段会声线变厚外,倒没有衔接和音色不统一问题。
题外话:动圈单元很难做到精准的频段截取,所以会有频段叠加发声问题,这也是多单元动圈难以规避的问题。
动圈单元都需要设计好腔体内的声音反射和气流通道,银参考明显做过优化,其低频下潜深,力量感充沛的同时,声音没有发闷和浑浊的现象。
主观听感
再次强调,银参考一定要调整好佩戴,保证耳道完全气密,否则低频部分会产生严重的漏音问题,必要的话,可以换更大一号的耳塞套。
一句话点评:银参考是一条典型的有动圈特色的,充满张力的,声音均衡的,又不失“爽”感的三单元动圈耳机。
试听搭配1:凯音N63(C201模块)+ 4.4mm原线
这套组合试听游戏和电影原声碟非常“爽”,极低频和低频的表现非常“劲”,极低频下潜极好,能量感极大,低频敲击感非常有力,只有回弹略散,但不影响节奏,相当于一拳下去,对方腹部略微反弹就全部吸收了能量。银参考的极低频和低频表现,在动圈耳机中也非常难得,个人感觉只比IE900少了开阔度、包围感和弹性而已。
中频和人声部分“忠于原味”,整体没有明显的染色,毕竟名为“参考”,人声位置居中稍微靠后,齿音轻微打磨,唇齿间细节丰富,但口型结相感不算特别明显,属于动圈耳机中比较中上的水准,不过同轴双动圈单元提升了整个中频的密度感,这点比单动圈要好。
试听搭配2:七彩虹 L2(小尾巴)+ ddHiFi Nyx Net 4.4mm平衡升级线 + 声必飞(SF) W1耳机套 L码
这套组合可以“柔化”银参考高频和极高频的刺激感,在小红莓乐队的《Zombie》中可以明显减轻配乐带来的“躁动感”,更加突出人声表现。
换线后的银参考的顺滑度也有提升,特别是在中高频到极高频之间,弦乐和管乐的表现非常棒,线条感明显,音符还原清晰,运弓之间没有“涩感”,整体非常顺滑。这里推荐试试《百鸟朝凤》,唢呐声音“亮而不刺”,灵动欢快,悦。
声场的开阔度也有提升,器乐和人声的距离拉的更开,定位也更明显,结相也显得更凝实,不过依旧没有IE900那种Z轴上垂直的分层感。
通过上面的搭配和试听,可以发现,要发挥银参考的最佳水准,除了佩戴好外,还需要前端的控制好。因为碳基复合振膜动圈单元,属于“身娇体弱型”,不要过推,否则极高频会变“刺”。还有,有条件的话可以尝试升级耳机线,能进一步提升银参考的声音表现。
总结
这次试听选的都是一些比较“极端的曲目”,为的就是试出七彩虹 银参考的上限,而它的实际表现确实不俗,在动圈耳机中可以排到“次旗舰”级别,并且“不到千元”的价格,声价比和性价比都相当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