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长期不换,竟比马桶还脏,很多人还在用“毒筷”吃饭

拿起你每天吃饭用的筷子,仔细看看——表面是否已失去光泽,布满细小的划痕甚至发黑?闻一闻,是否残留着若有似无的霉味或油腻感?这些看似还能用的旧筷子,可能正在悄悄变成威胁你健康的隐形杀手

研究显示,使用超过6个月的竹木筷,其表面细菌数量,甚至细菌马桶圈还多

图片

这小小的筷子,为何会成为健康 “隐形杀手?我们又该如何正确使用和挑选筷子?接下来,就让我们揭开筷子卫生的秘密。

1、长期不换的筷子,为何比马桶脏?

“筷子比马桶圈脏”并非夸张,马桶圈表面相对光滑,没有细菌“养料”与藏身之地。而旧筷子布满划痕、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缝隙易藏食物残渣,很容易滋生细菌;并且筷子是直接接触口腔和食物的,很容易“病从口入”

下面来看看筷子上的细菌究竟怎么来的吧!

①筷子的破损处,容易成为“细菌培养皿”。

竹木筷子在使用、清洗的过程尤其是用力搓洗或使用钢丝球清洗,表面会不可避免地产生细微的划痕、裂纹甚至沟壑。

图片

这些损伤看似微不足道,却为食物残渣(尤其是含淀粉、蛋白质的残渣)和水分提供了绝佳的藏匿之所普通冲洗很难彻底清除这些缝隙深处的残留物这里营养丰富,成了细菌繁衍的“培养皿”。

图片

使用 3-6 个月的筷子,细菌菌落很容易超标

②潮湿的筷子,更是细菌的温床。

筷子清洗后,放入筷筒要晾大半天才会干燥,尤其南方潮湿环境或不通风的情况,筷子更是容易长期潮湿,未彻底干燥的筷子,残留的食物残渣和水分在温暖环境下,了细菌繁殖的温床。

图片

即使肉眼看不到霉斑,细菌也可能已产生并渗入筷子内部当筷子表面出现霉斑,意味着黄曲霉菌等细菌已大量繁殖黄曲霉毒素的毒性是砒霜的 68 倍,少量摄入就可能损伤肝脏,长期接触会显著增加患肝癌风险。

图片

筷子的使用时间越长划痕越深,就越难清洁“有毒”的风险越高。

2如何避免 “毒筷子

如何避免筷子成为健康隐患,关键在于科学使用和定期更换。

①要不定期换筷子,建议每 3-6 个月更换一次筷子,尤其是出现变色、变形、异味时,应立即丢弃换新

图片

②清洗要及时不要让食物残渣在筷子上停留过久,吃饭完就立马洗刷碗筷,别等隔夜了才洗碗。

③流动水冲洗用流动水冲洗筷子,配合柔软的洗碗布或海绵仔细擦洗每一根筷子的全身,特别是接触食物的筷子头,更要认真冲刷洗但别用钢丝球等硬物洗筷子,容易产生划痕

图片

存放沥干也有讲究洗净的筷子应头朝上放入干燥、镂空通风的筷筒,避免底部积水

⑤定期消毒(每周1-2次),家有消毒柜的,筷子沥干后直接放入消毒柜消毒;没有消毒柜的,可将筷子放入沸水中煮 10-15 分钟

3、如何判断该换筷子了?

竹木筷子强烈建议3-6个月更换一次,也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判断:

图片

①看颜色——筷子出现发黑、发黄、斑点时。

②闻味道——筷子起来有明显酸味、霉味等异味时。

③摸手感——筷子表面变得粗糙、毛刺增多、开裂、变形,有明显划痕沟壑时。

4、筷子换种材质,会不会更好用?

很多人了解了竹木筷子的缺点后,就琢磨着换一种材质的筷子,想要一劳永逸,然而根据我的经验,这也有些不现实,且听我细细说来。

①不锈钢筷子:

不锈钢筷子耐用、耐高温,也不容易滋生细菌,按理说是完美的筷子,用过的人才知道——不锈钢筷子的导热性好,煮面用它会烫手,吃热菜用它会烫嘴

图片

陶瓷筷子

既然家里碗盘是陶瓷的,那筷子用陶瓷的,这该没问题了吧?陶瓷筷子质感高级、耐用不变形,不滋生细菌,看似完美,陶瓷筷子比较重,拿它吃个饭都手会酸,而且容易摔碎,用起来要小心翼翼更头大的是它跟不锈钢筷子一样——容易烫嘴,而且手感光滑夹菜困难

图片

③塑料筷子:

塑料筷子轻便、便宜、也不滋生细菌,但塑料筷子的耐热性较差、容易老化,遇到高温容易变形或者释放有害物质,长期用对健康不利。

图片

④合金筷子:

市面上常见的合金筷主要材料是高分子材料+玻璃纤维,并非金属合金,质量差的合金筷可能含有害物质,影响身体健康。不同品牌的合金筷子质量参差不齐,选合金筷一定要买大品牌的。

图片

综上,在尝试了各类材质筷子后,最终我还是用回了竹木筷子,因为它用起来有种亲切感”,虽然容易滋生细菌,定期更换便是。

图片

写在最后:

不少家庭习惯将筷子用到开裂、掉漆,甚至发霉发臭才舍得更换。殊不知,长期使用的筷子暗藏大量细菌、霉菌,别再让 “节俭” 成为忽视卫生的借口,定期更换筷子、科学清洁保存,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人健康的守护。

从今天开始,给家里的筷子来一次 “大换血,让每一餐都吃得健康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