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为营》“营商巴士环岛行”特别节目|鳄鱼小镇的“成长答卷”


图片


“‘营商巴士’开到哪里,哪里就是演播室。”本期“营商巴士环岛行”特别节目,第四站走进海南东方市三家镇红草村,聚焦“鳄鱼小镇”的发展痛点,解码一条鳄鱼带动村民致富的“成长密码”。


图片


海南东方市三家镇的红草村还有另一个名字——“鳄鱼小镇”,这里从2015年的零散养殖到如今42.5万尾鳄鱼存栏量的产业集群,从单一卖活体到三产融合的全产业链探索,经过十年的发展,成为全国80%鳄鱼苗的供应基地。“村集体+龙头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让企业与村民紧密相连,截至目前,已有51家企业入驻。

图片


随着产业的发展,一些痛点逐渐显现,养殖技术升级的渴望、建设用地短缺的无奈、融资难的困境,被企业与村民反复提及。《步步为营》节目组走进“鳄鱼小镇”,邀请到各相关职能部门来到现场,搭建政企民对话场域,直面这些堵点。


图片

养殖技术方面,村民代表提出鳄鱼疾病防控与水温调控难题,同时,企业也面临技术人员短缺的问题,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迫切。对此,东方市委组织部表示,会开发鳄鱼养殖专项工种,邀请专家以及技能代表为企业和村民授课,创新设立鳄鱼养殖人才评价体系并推出职称评审,还将培训地点设在鳄鱼企业,方便村民参加,且培训免费。


图片

凭借年均24℃的气候黄金带,红草村成为鳄鱼繁育的天然温室,更以80%的全国种苗市场占有率,让“鳄鱼小镇”这块招牌亮了起来。2025年入选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的喜讯未落,东方市又以“产业链供地”新模式破题用地困局。


图片

图片
东方市资规局自然资源调查确权岗
主任 刘昭虹

鳄珍公司等企业希望在鳄鱼大道旁增加建设用地,用于建设鳄鱼商品一条街,以促进一二三产业链融合。那么在用地方面,我们创新推出‘产业链供地’新模式,根据园区产业发展需求和配套设施,灵活匹配产业发展,按需分散供地,完善产业链发展需求,形成养殖、加工、体验的闭环,提高土地复合利用效率,精准匹配了‘鳄鱼小镇’的发展需求


然而,用地问题的解决仅是第一步,产业链的持续壮大离不开资金支持。东方市鳄鱼产业协会秘书长高海波指出,鳄鱼作为新兴产业,缺乏评估体系,导致银行难以确定贷款额度。金融机构也表示,鳄鱼养殖技术门槛高、前期投入大、养殖周期长、资金回笼慢,且缺乏传统抵押物,风控难度大。


图片

图片
东方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大数据和信用室
主任 石婷

针对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我们探索创建了‘信用+鳄鱼养殖’应用场景,通过建立信用评价体系,联合农商银行对信用良好的企业提供低利率信用贷款优享政策。目前,该场景实施方案已正式印发


从“产业链供地”新模式破解了土地瓶颈,到“信用+鳄鱼养殖打通融资堵点,红草村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样板。曾经人均年收入约5000元,村集体收入5万元左右,如今村集体收入已达250万元,让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鳄鱼饭”。东方市的创新举措也一次次为产业发展按下“快捷键”。


图片

“鳄鱼小镇”的蜕变证明,当政府甘当“店小二”,用“产业链供地”新模式、“信用养殖”的智慧回应企业期待,就能让传统产业焕发出新活力。村民的“产业碗”、企业的“升级路”,不仅是乡村振兴的生动样本,更是自贸港营商环境改革的微观切片。“营商巴士”将继续穿行海南大地,让每一个发展诉求都能被听见,每一份创新活力都能被激发。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今晚播出的《步步为营》。


图片



图片


《步步为营》
鳄鱼小镇的“成长答卷”
6月20日(周五) 19:30




《步步为营》是一档政企民对话沟通的节目,以推动海南自贸港营商环境治理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立足企业、群众遇到的重点、难点、焦点问题,搭设百姓、企业与政府面对面解决问题的交流平台,推动共治、共建、共享的营商环境治理。

图片


新海南 | 世界眼 | 家国情 | 潮流范 
海南卫视带你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