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客户会抱怨芯片毛利太高

最近某一客户来电,说三伍微FEM价格太高,毛利太高。

听到客户的反馈后,我的"心脏"都揪了一下!就像精心准备的生日蛋糕被说太贵时那种委屈——我们投入了那么多"技术面粉""研发奶油",每一层都凝聚着工程师们熬夜调试的心血啊。不过转念一想,这何尝不是客户对我们产品的另类认可呢?就像米其林餐厅的食客边买单边嘟囔"贵但真香"

说真的,这种甜蜜的烦恼让我们既欣慰又警醒——欣慰于技术价值被看见,也警醒要持续优化成本。就像老匠人听到"你这紫砂壶凭什么卖这么贵"时,总会一边小心肝颤悠,一边默默拿出养了十年的茶巾开始科普.....

我跟客户还算得上是朋友,彼此的交流不只停留在生意上,会交流各自的产品和市场,交流创业。也正是这层关系,他才直言不讳。我跟他承认,产品有合理毛利,也同时声明不是暴利。这款FEM是三伍微自定义,是根据客户需求来定义的,两年前市场需求小,大公司看不上不愿做,小公司在忙于搞PIN to PIN兼容国外芯片。从产品思维和创业思维出发,两年前我们就推出了这款FEM,功能和性能客户都很认可,就是没有量。

两年过去了,市场开始有点起量,客户朋友诉苦市场竞争太卷,已经是摊开BOM表来算成本,最后发现我们这颗FEM价格高。价格高吗?其实不高,他当时选型时,对价格毫无异议,可以说对产品很满意。可是,到今年有供应商突然大幅度降价,开始来抢这个生意了。

客户朋友希望我大幅降价,一起参与竞争,让我不要保留那么高的毛利。他甚至对芯片成本进行了分析,晶圆面积多大,几寸晶圆,一片晶圆多少钱,一片晶圆多少颗DIE,封测成本是多少,芯片真实成本是多少。

很无奈,没有想到客户也越来越懂芯片了,没想到卖芯片都是按照直接生产成本来核算了。前期的研发费用,芯片的工程和量产投片费用,还有做一款自定义芯片的试错风险,这些成本是非常高的。

其实,不是客户抱怨芯片毛利太高,是其他芯片更有性价比。在之前的文章里,反复提到芯片规模大的赛道20%毛利已经是最低了,芯片规模小的赛道,毛利做不到30%根本无法生存。现在很多芯片公司不讲究,毛利10%的生意都是好生意。

不是三伍微产品不能降价,是因为三伍微在2025年的目标是现实盈利,只有芯片公司实现盈利才能确保客户供应链安全和长期合作。客户都懂,客户有时也很无奈,尤其是对价格敏感的中小客户,面对竞争,只能找芯片公司降价。

昨天客户甚至直白地表达了他的观点,国内芯片公司有技术吗,有什么芯片你能做,别人不能做。我对产品和技术指标的解释顿时变得苍白无力,如何保持这种优势呢,如何才能让客户接受有合理毛利的芯片产品呢。作为芯片产品经理,如何能够一直持续寻找到新的有盈利能力的产品机会呢。

也清醒的意识到,小公司在技术上还跟不上三伍微,但上市公司在技术上是能实现的,后面大概率会跟随三伍微的产品定义杀入这个市场。所以,赚钱要趁早,在能够赚钱的时候赶快赚钱,赚的是时间差。

谁是芯片公司的利润中心,产品经理是芯片公司的利润中心。如果芯片产品经理找不到赚钱的产品机会,芯片公司就很难有机会,靠研发设计能力?靠供应链成本优势?对日益成熟的国产芯片行业,技术上的差距越来越小了。供应链价格是弹性的,最终由需求决定。

杀、杀、杀,在市场竞争上,道路千万条,杀价第一条。不用矫情,不用情怀,不用多想,杀价就对了,因为杀不杀价,你根本就没有选择。如果有选择,趁机会多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