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牛洁
”
同一专业组自由转!6月20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25转专业政策官宣。
对于2025级学生,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继续实施“自然转专业”政策,同一专业组学生可自由选择专业。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了解到,该校于2024级开启“自然转专业”模式,把专业选择权交给学生,充分激发学生发展潜力。据统计,经专业确认,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24级本科生转专业通过率达100%。
“自然转专业”第一年,1576人转专业全部通过
什么是“自然转专业”?
据介绍,为充分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助力学生个性发展,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2024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官宣,从2024级本科生起实施“自然转专业”,普通本科生在学习期间对其他专业有兴趣和专长,符合学校转专业规定,可在同批次、同类型内申请转专业。
自然转专业政策基于该校深化完全学分制改革背景进行,学生通过跨学科跨专业选修完成自己意愿专业的所有必修课程,达到意愿专业毕业要求,就可发放意愿专业的毕业证、学位证,实现自然转专业。也就是说,录取时是A专业,只要修够了B专业(同批次、同类型)规定的学分,那么毕业证上就是B专业。
“今年5月,2024级新生已通过专业确认,实现转专业。”河南财经政法教务部部长李伟平介绍。
“很幸运,我就是自然转专业政策的受益者。”2024级新生魏佳斌说,他的高考第一志愿是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工智能专业,被金融数学专业录取,入校后,一直非常关注学校的转专业政策。今年4月,学校启动专业确认工作,他提交申请,大约一个月,申请通过,转专业成功。
“最初我还担心会在中间卡壳,没想到这么顺利,太开心了。”魏佳斌回忆,提交申请时不需要经过原学院和学部,也没有笔试和面试,只需在最终的专业确认环节,听取课程说明并完成当面确认,便顺利转入心仪专业。“机会宝贵,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未来也打算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魏佳斌的故事只是一个缩影。据统计,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24级学生中,申请转专业1588名,自愿放弃12人,剩余1576人全部批准。
同一专业组自由转,1年缓冲期后“锁定”学籍
今年是河南新高考元年,针对新实行的“院校专业组” 志愿模式,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转专业政策同步升级,由同批次、同类型自由转,变成同一专业组自由转。
“‘自由转’并不意味‘无条件批准’,还需平衡师资配置与教学质量。”李伟平介绍,2024级学生入校后第一学期末,学校就进行了转专业意向调研,数据显示,对法学、会计类专业感兴趣的学生最多,对此学校协调这两大专业所在的法学部、管理学部加大对热门专业的师资投入,优化课程安排。2025年上学期,学校又通过专业确认,最终确定转专业人数,并再次协调学部对师资和课程进行调整,保证合理的师生比。
为给转专业学生留有必要的适应时间,深化其对新专业的认知,学校还设置了一年“缓冲期”。“专业确认工作在第二、第四、第六学期进行,第二学期转专业的新生,会在第四学期完成学籍异动。”李伟平说,学籍异动完成后,不能再变动,每个学生只有一次学籍异动的机会。
同时,为防止学生盲目选专业,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构建了“专业教育+导师指导”机制:新生入校后,学校会开设多轮专业教育宣讲,同时实施学业、学习导师制,导师要对学生的学业、职业生涯规划等进行指导,其中就包括帮助学生基于兴趣和能力,理性、有序地选择专业和课程。
学生涌入热门专业,多举措保障提升教学质量
大量学生涌入热门专业,如何保障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
“保障师资配置与教学质量是转专业政策实施的底线,意向调研前置、专业确认就是出于这一点考虑而实施的。”李伟平说,实施自然转专业过程中,学校要求资源配置更优化,师资配置更强,并以此为目标构建了立体化保障体系。
首先是制度保障。去年3月,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全面启动学科治理体系综合改革,其中一项就是学部制改革,它以学科门类、学科群、相近一级学科集聚为依据,组建了4大学部,打破了学院学科壁垒,承担了所属学院的非学术事务,将学院从行政事务中解放,让教师专注教学科研,提高了教学科研质量,并通过资源整合、协同发力,实现了跨学院师资动态调配,为热门专业的师资以及课程优化提供了制度基础。
其次是人才队伍建设。同样基于学科治理体系综合改革,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已启动实施人才队伍建设“登峰计划”,加大人才引育力度,推进人才梯队体系建设,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立有效的教学团队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计划5年内遴选资助500门高水平课程团队,助力课程建设上新台阶。
“以上是从实操方面讲,从宏观来看,自然转专业不仅不会影响教学质量,反而会成为学科建设的助推器。”李伟平说,学生的自主选择,本身就是一种优胜劣汰,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促进专业结构持续优化,倒逼学科通过自我革命保持竞争力,提升学校整体的人才培养水平。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成就学习者,我们就是要打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生态。”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司林胜说,在这个生态体系里,学生成长成才就是最大的事,其中学生的选择权至关重要,对学生选择权的保障,不单单是学生本人的事,从宏观角度来讲,这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高校践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责任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