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伊朗今夜将有让世界铭记几百年的重大行动的消息,犹如惊雷瞬间引爆全球社交媒体,这场信息风暴的源头,是某自媒体抛出的重磅炸弹,声称德黑兰正在筹备的世纪惊喜,将在48小时内震撼世界,在巴以冲突持续升级的敏感时刻,这个被众多媒体转发的大新闻,让全球观察者的神经骤然紧绷。
当伊朗阿拉伯通信社放出AI制作的核弹视频时,确实让全球倒吸一口冷气,视频中那只缓缓抚摸核弹模型的手,与伊朗革命卫队宣称完全掌控以色列领空的声明形成微妙共振,这种充满象征意味的操作,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伊朗核计划的最新进展,毕竟该国现有浓缩铀库存已突破5000公斤,其中84%丰度的铀存量足够制造至少3枚核弹。
但现实远比表象复杂,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最新报告,伊朗目前并未突破武器级浓缩铀的临界点,核试验所需的关键环节几乎不可能隐蔽完成。
中东火药桶上演大惊喜,伊朗世纪大事件的真实分量有待考量,从理论上讲,伊朗只需将现有离心机组稍作调整,就能在数周内获得90%丰度铀材料,但地下竖井建设、监测设备部署等,根本无法逃过以色列的卫星监控。
更值得注意的是,伊朗外交部2月刚刚重申遵守《核不扩散条约》,因此这个时间节点进行核试验既不符合战略利益,也缺乏技术可行性,其革命卫队发射的法塔赫1高超音速导弹,或许就是这个惊喜的谜底,这款由哈梅内伊亲自命名的大杀器,确实具备改写地区军事平衡的实力,其13到15马赫的飞行速度,远超以色列箭3反导系统的拦截上限,从伊朗本土发射到击中特拉维夫仅需7分钟。
更关键的是在突袭行动中,以色列引以为傲的防空体系竟全程哑火,这无疑坐实了革命卫队掌控领空的战场宣言,然而将这种战术层面的突破夸大为世纪性事件,显然存在过度解读之嫌。
以色列对核威胁的零容忍政策,为中东风波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如今面对伊朗的核进展,内塔尼亚胡政府近期已召开5次战时内阁会议,摩萨德特工被曝频繁出入阿塞拜疆边境,种种迹象表明,针对纳坦兹铀浓缩基地的外科手术打击,正在从预案走向实操,但伊朗显然汲取了历史教训,纳坦兹核设施深藏于地下18米的钢筋混凝土工事内,配备俄制防空系统和电子战部队全天候警戒,德黑兰更是有意将部分核研发设施伪装成民用项目,德黑兰这种鸡蛋分篮策略大幅提升了军事打击的难度系数。
而所谓世纪惊喜,本质上是一场精心设计的信息心理战,通过释放真假难辨的威慑信号,伊朗既测试了对手的防御漏洞,又抬高了核谈判筹码,而以色列方面,则借势强化其中东核警察的定位,为可能的军事行动争取国际默许,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每个震撼消息都是大国角力的战术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