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创新试点“网餐哨兵”机制构建网络餐饮社会共治新格局

【来源:四川省市场监管局_基层视窗】

近年来,绵阳市以“网餐哨兵”机制为抓手,通过搭建共治平台、完善制度设计、出台专项管理办法、落实奖励激励措施,构建起“政府主导、平台协同、公众参与”的网络餐饮治理新模式,为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水平提供可复制的“绵阳经验”。

搭建数字化共治平台,激活社会监督“神经末梢”

立足网络餐饮监管痛点,依托“互联网+监管”思维,打造“网餐哨兵”线上平台,畅通公众参与渠道。该平台整合问题线索上报线索复核与导出、有效线索积分、积分兑换奖励等功能,市民可通过拍照上传、文字描述等方式,对线上餐饮店铺存在的证照不全、卫生不达标、虚假宣传、食物浪费等问题进行实时反馈。平台建立“哨兵上报——部门分办——结果反馈——监督奖励”闭环处置流程。截至目前,平台累计接收群众举报线索400余条,问题处置及时率达100%,形成“全民参与、全域覆盖”的监督网络。

图片

健全制度体系,夯实社会共治“四梁八柱”

为确保“网餐哨兵”机制长效运行,以制度建设为核心,构建“政策+标准+规范”制度框架。一方面,出台《绵阳市网餐哨兵全民监督平台运行管理办法》,明确政府部门“网餐哨兵”主体的权责边界,对线索的范围、处置流程、奖励标准等作出细化规定;另一方面,建立特约哨兵”准入与培训机制,通过公开招募、资格审核、专题培训等方式,吸纳外卖骑手、热心市民、行业专家、媒体代表等成为“持证上岗”的网餐“特约哨兵”,提升监督专业性。制度的完善让“网餐哨兵”从零散参与转向有序治理,推动社会监督由“被动反应”向“主动作为”转变。目前,全市以外卖骑手为主,已吸纳特约网餐哨兵58名。

图片

创新管理办法,织密食品安全“监管网络”

聚焦网络餐饮监管难点,在《管理办法》框架下推出多项务实举措。针对线上线下“两张皮”问题,建立“哨兵巡查+部门抽查”联动机制,哨兵日常巡查发现的隐患线索直接对接市场监管部门,形成“前端发现——后端执法”的无缝衔接;针对网络平台主体责任落实问题,要求平台定期向“网餐哨兵”开放商家资质、订单评价等数据,推动平台从“被动配合”到“主动治理”。此外,管理办法还建立“红黑榜”公示制度,对整改积极的商家予以表扬,对屡改屡犯的商家联合惩戒,形成正向激励与负面约束并重的治理导向。

落实奖励激励,释放公众参与“源头活水”

“真金白银”的奖励作为激发社会参与的关键抓手,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分为基础奖励和重大奖励,根据举报线索的价值和处置成效,对有效举报给予10元至100万元不等的奖励,对多次提供重大线索的“哨兵”授予“食品安全社会监督标兵”称号截至2025年6月,全市已累计发放奖励300余次8名“网餐哨兵”获得表彰。实打实的激励措施让公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形成“人人关心食品安全、人人参与食品安全”的社会氛围。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