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临床研究如何走向国际?对话中山医院黄丽红

中国的临床研究想要进一步走向国际,还需要哪些提升?


撰文丨小唯


近年来,真实世界研究、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IIT)成为热门的药物研究方式有望提供药物开发的多可能和不同视角

例如,对于儿童药物研发,真实世界研究能够提供更加灵活的研究设计,缓解儿童药临床试验患者招募难、伦理过审难等困局。此外,许多真实世界研究和IIT研究是医生为探究临床上发现的问题而发起的,不仅能够扩展适应证,还能加速新药获批,从而造福更多患者。

不过,在开展IIT研究与真实世界研究的过程中,一些问题仍无法避免,如数据质量有待提升、研究方法有限、规范性指导原则较少、相关人才缺乏等。如何化解这些挑战,帮助中国专家学者更好地开展这两类药物研究,是国内医药研发不可或缺的驱动力,也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中国PI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生物统计室主任黄丽红博士在真实世界研究、IIT研究领域深耕多年,对于这两类研究的设计、运营和管理等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入思考。在今年的DIA中国年会上,黄丽红博士主持了两场与真实世界研究、IIT研究相关的分会场,旨在为有关专家学者带来更多启发。

“药创新”在会上对黄丽红博士进行了专访。她表示,一方面要努力化解真实世界研究、IIT研究当前存在的难点。另一方面,不论是哪一类型的临床研究,都希望能够往原创、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方向去发展,从而进一步提升中国临床研究者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图片
黄丽红博士在DIA中国年会上接受“药创新”专访

药创新:在今年的DIA中国年会上,您主持“模拟RCT(Targt Trial)的创新与应用”分会场。您希望通过会上各位专家的汇报和讨论,给大家带来怎样的收获和启发?

黄丽红博士:Target Trial是生物统计话题下比较重要的部分,它实际上是把RCT的设计理念应用到观察性研究中,这样就能够在观察性研究中发挥出RCT的一些优势现在真实世界研究兴起,我们需要越来越多的新颖方法去提升观察性研究的证据强度。

场分会邀请了中国的学者以及海外较早开始做Target Trial的专家,分享他们开展Target Trial的一些实践经验,深入地探讨这种研究模式如何规范开展还有一些方法学的问题。

我们希望通过这场分会,让聚焦真实世界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能够更加广泛地应用Target Trial,打破壁垒。既往RCT观察性研究被视作对立的Target Trial模式建立了一个很好的桥梁,把两者连接起来,从而带来一种新的真实世界研究的范式,提高观察性研究的证据强度。

药创新:模拟RCT研究是临床研究的热点方向。在这方面,您有哪些思考与实践经验可以与我们分享?您认为模拟RCT研究未来发展方向在哪里?

黄丽红博士:Target Trial未来有几个比较重要的方向需要关注。一是关于方法学的研究。要把RCT应用到观察性研究中存在一定挑战,包括一些比较特殊的偏倚,这些挑战实际上需要通过方法学去解决。目前在Target Trial方法学上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二是数据质量。真实世界研究中数据质量核心关键。Target Trial实际上还是观察性研究,非常依赖于高质量的数据,所以未来要去努力建设更多的真实世界数据来源,来支持Target Trial。

三是需要规范化开展这方面的工作。随着经验越来越丰富,我们在尝试尽早形成一套规范化的体系。新药研发领域每一种类型的研究都有相应的指导原则对于Target Trial,需要指导原则告知大家应该怎么做,怎么做好,更好发挥Target Trial的作用。

最后,人工智能的应用很重要包括在方法学上,如何结合前沿的人工智能算法来提升Target Trial的因果推断效率在数据质量的环节,也可以借助人工智能工具来帮助数据治理、完善等。

药创新:当前IIT研究在立项、管理、院内人员和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难点,您认为要如何化解这些难点?如何激励更多临床医生、医疗机构参与IIT研究?

黄丽红博士:IIT现在越来越受关注,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24年至今,IIT研究立项的数量几乎是翻倍的增长趋势。我们也很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中国的高水平IIT研究已经在国际重磅期刊上发表,引发各界关注,可以说未来可期。

但现阶段,国内开展IIT的经验仍然不足,资金的支持也有限。研究者并没有主导过太多这样的临床研究,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不断实践,在实践当中去总结经验。而注册类临床研究的经验,可以IIT研究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注册类临床研究现在相对来说质量较好,一个重要原因是有监管的介入,且是分层监管体系IIT研究也要借鉴这样的体系。医院作为申办方,应该尽快建立比较完善的管理和监督机制比如立项时较完善的审查流程实施IIT研究全流程监管等。

另外需要加大投入包括基础设施的投入例如,很多医院在建设示范性研究型病房,这类病房能更好管理临床试验中的病人,严格执行临床试验设计方案,对提升IIT研究的质量会很有帮助。建设用于临床研究的实验室平台、生物标本库等也同样能带来帮助。

还有资金的投入,现在已经有一些来自院级、校级、市级甚至国家级的投入,但因为IIT研究所需要的资金量很大,未来需要更多的渠道,比如企业以及社会组织有更多的投入支持IIT研究

研究者的角度,我们需要各方面规范化的学习,包括法规层面、方法学层面IIT研究的管理层面等。

药创新:目前国内开展IIT研究主要的目的有哪些?

黄丽红博士:其实现在比较多的IIT研究是针对已经上市药品扩大适应证临床医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可能会看到其他适应有效的信号,可以开展一项扩大适应的IIT研究。这样研究安全性也会相对较高,比较适合临床医生发起。

IIT研究不只跟药物相关,涵盖面其实非常广,包括医疗器械改进、生物标志物的探索、预测模型等,甚至指南更新起到积极作用

药创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PI登上了世界舞台。在您看来,近几年我国临床研究水平飞速发展得益于哪些因素?中国的临床研究想要进一步走向国际,还需要做哪些提升?

黄丽红博士:首先离不开政策的支持,中国已经发布了一系列推动临床研究发展新药研发的政策,加入ICH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些都促成我们尽快世界接轨

此外,中国的研究者们这么多年也一直在学习、进步,如今很多高校和研究所都有相应的课程培养临床研究的人才。

国际合作的渠道现在也越来越多学习国际上的先进经验非常重要DIA就是这样一个促进国际交流的平台。

临床研究的发展也得益于国内药企的发展,可以看到现在国内的一类新药越来越多,国内药企的研发能力明显提升。

关于未来临床研究发展的方向,创新是原动力。无论是注册临床研究还是IIT研究,都希望能够往原创、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方向去发展,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中国临床研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同时方法学的创新也非常关键,这是临床试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动力。例如,现在罕见病药物开发面临样本小的问题,可能需要通过一些创新性的研究方法去解决。

药创新:您也担任DIA中国数据科学专委会委员。请您介绍一下数据科学专委会的主要职能?在新药开发与临床应用的过程中,数据科学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黄丽红博士DIA中国成立这个专委会,一方面是为了推动临床研究方法学的创新,包括一些实践的分享,创新性的设计、创新的方法从而为临床试验加速增效。

另一方面为了搭建一个学习的平台例如,去年我们出了一个创新性设计的课程,今年计划启动贝叶斯统计学相关的课程,希望能够不断帮助从事数据科学工作的业内同仁提升自己的能力。

谈到数据科学的作用,数据科学贯穿整个临床研究的始终研究设计开始需要统计方法学的投入,整个研究的实施过程到最后研究的总结,离不开独立的统计师和专业的数据管理人员。

现在关于数据科学的指导原则非常多,FDA、EMA、CDE都发布了相关文件。DIA大会上也有定量科学的论坛,讨论数据科学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现在的一些挑战等为从业者带来很大的启发。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