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韩美军一纸命令让整个印太基地进入警戒状态,台湾高层罕见现身美军演习现场,而解放军双航母已悄然形成包夹之势,这场看似平静的军事调动背后,究竟是美国的虚张声势,还是台海博弈进入危险新阶段?
美军印太司令部近期动作频频,却充满矛盾。据澳门月刊报道,6月17日,驻韩美军突然宣布将安全警戒等级从Alpha提升至Bravo,这是近3年来首次升级,但官方却强调“没有具体威胁”,只是“预防性措施”。
就在同一时间,美国主导的“红旗阿拉斯加25-2”联合军演正如火如荼地进行,70架战机和1500名人员参与,而台湾空军高层竟以观察员身份出现在美军发布的合影中。
这种触碰红线的操作,显然不是巧合。更耐人寻味的是,美军一边高调展示“盟友团结”,一边又刻意限定台湾的“观察员”身份,摆明了是在挑衅大陆,但又怕真的惹恼大陆。
解放军对此的回应直接而强硬。
日本防卫省最新监测数据显示,辽宁舰和山东舰双航母编队已从第二岛链向第一岛链机动,两舰相隔约一天航程,正以日均90架次舰载机起降的频率展开对抗演练。
从战略位置看,辽宁舰在东侧模拟美军航母角色,山东舰则演练区域拒止,形成对台湾岛后方的包抄态势,同时还能压制菲律宾吕宋岛的美军潜在支援路线。
这种布局让美军陷入尴尬,尽管“华盛顿”号航母紧急从横须贺调往菲律宾海,但在解放军双航母面前,无论是舰载机数量还是护航舰艇战斗力,美军都处于明显劣势。
更致命的是,原本在南海巡逻的“尼米兹”号已被调往中东,暴露出美军全球兵力捉襟见肘的现实,2025年美军在印太能常态部署的航母可能仅剩2艘。
不仅如此,在西太平洋剑拔弩张之际,中国已经在中亚悄然落下一枚关键棋子。
18日,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等中亚五国签署《永久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明确规定“互不武力威胁”和防务合作条款,覆盖中国57%的陆上边界。
这一协议直接瓦解了美国试图联合印度对中国实施“陆海双线施压”的战略,让中国西部军事压力归零。
军事专家估算,此举可节省30%的陆防资源转向台海方向,形成“东紧西稳”的战略态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条约中共同打击“三股势力”的条款,实际上切断了境外势力利用新疆问题干涉中国内政的通道,为台海斗争提供了稳固的后方。
面对中美博弈升级,台湾当局的处境愈发尴尬。
民进党不断向美国递交“投名状”,但现实却充满讽刺,近几个月,美国对台军售交付延期率创新高,提供的装备中甚至出现过期弹药和发霉防弹背心。
美军虽在官网高调发布台湾人员参与演习的照片,却严格限定其“观察员”身份,这种既要打“台湾牌”又不敢突破红线的矛盾,恰恰暴露了美国的真实意图,台湾只是博弈筹码而非核心利益。
解放军加速备战“收台”已是公开秘密,而美军当前的警戒升级和军演,更像是对盟友的“心理安抚”,而非实质行动。
说到底,美军这场警戒升级背后透露出的,正是美国霸权在加速崩塌的信息。
尽管美军Bravo级警戒可能成为新常态,但航母短缺问题短期内无解。更何况,现在美国的注意力都放在伊以冲突上,伊朗接连一周对以色列实施大规模轰炸,以色列的防空系统崩溃,导弹库存告急,急需美国下场。而伊朗的核问题一天不解决,美国就无法集中精力应对亚太局势。
这些年,中国-中亚防务一体化将推动上合组织扩容,进一步稀释美国在亚洲的联盟体系。
多年来,美国在亚洲、中东等地推行“代理人”战争,试图通过扶持地区盟友来维护自身利益。但从乌克兰到加沙,从南海到霍尔木兹海峡,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跟随美国只会沦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
以沙特为例,这个传统美国盟友如今不仅与中国达成石油人民币结算协议,还积极申请加入金砖国家机制,更别提“东南亚小霸主”越南刚刚已经加入了金砖。就连以色列民众也在街头抗议,反对内塔尼亚胡政府将国家绑上美国的战车。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和越来越多的国家进行良性合作,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安全防务上。
而台海局势的拐点或许已经临近,解放军双航母战斗群对宫古海峡的实控,意味着对台战术包抄已完成实战化验证。
当美军忙着在中东“救火”、在印太“补漏”时,解放军正在用航母航迹重新定义西太平洋的规则。
在这场变局中,“台独”若继续迷信美国的“安全承诺”,只会是“死路一条”,台湾回归的那一天,任何曾经阻拦过两岸统一的“台独”分子都必将接受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