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6月19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为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传统艺术,关山月美术馆图书文献馆公益讲座“美读之镜”日前在该馆二楼报告厅举行。讲座主题为“从《中兴瑞应图》谈起:色彩的历史、社会、政治与理想”,邀请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陈彦青为观众讲述传统艺术中的色彩内涵。
陈彦青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长期专门研究色彩学。在讲座中,他从“六段本”“十二段本”《中兴瑞应图》的色彩差异展开,结合宋代绘画中的图像色彩,以色彩表达的视角,揭开中国色彩的历史、社会、政治与伦理、理想建构的符号生产形式和手段,为观众讲述色彩的伦理秩序、象征涵义、格调品格等内容。
他认为,中国古代人物画中的色彩,其表达从未简单地服务于“视觉”体验的目的,在下笔必有“言说”的古代图像中,色彩所承载的“意义”是极为复杂的。在南宋萧照《中兴瑞应图》这样的图像里,色彩表达的现象显得更为典型。在这些图像工程中,色彩的表达并未仅仅依附于物象,有很多时候更成为图像的主体表达,成为主角。
(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