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书记,来我家吃饭!”
“马书记,快来家里坐!”
走在朱昌镇青杠村的乡间小路上,驻村第一书记马甜甜就收到了来自村民们的热情邀请,几句暖暖的话语,打开了她和村民们的话匣子,就像“一家人”般毫无拘束地聊了起来。在聊天中她了解了村民的近况,记下他们的诉求。
但谁能想到,刚到村里的她,还因为适应不了新环境、离家遥远而偷偷哭泣。
2023年10月,马甜甜从致公党中央派驻到七星关区朱昌镇青杠村担任第一书记,从北京到七星关区开展定点帮扶工作。
“记得刚下车时,眼前的景象让我心里没了底,弯曲的山路、简陋的村公所、村民们的疑惑……晚上躺在床上,我忍不住给家人打电话,话没说两句就哭了出来。”马甜甜回忆道。
为了尽快融入村里,第二天,马甜甜就调整好状态,揣上笔记本,和村干部开始挨家挨户走访。听不懂方言,就请村干部帮忙解释;面对村民们陌生的目光,她就跟着一起晒玉米、打扫院子、喂猪,主动拉近距离......
没多久,她走遍了全村351户人家,笔记本里记满了每天的工作日志和走访情况,还写下了大家的诉求。
“只有真正走进他们心里,才能知道我该干什么。”马甜甜说,她用简笔画画出了青杠村的地图,上面还标注了每个组的大路小道和所有脱贫户的分布点。
就这样,她从“城里姑娘”真正成为了“驻村书记”。
针对村民最迫切的各类需求,马甜甜多方奔走。
她争取到东西部协作资金,新建了村卫生室,配备诊疗设备和常备药品;
帮助村主干道沿路的30户农户改造庭院,让村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大幅提升;
争取到致公党福建省委会支持,为四个村民组安装了60盏路灯;
她还设计并组织乡村墙绘,将农耕文化画在村公所墙壁上,提升了村庄“颜值”;
......
今年,看到村里的闲置土地,马甜甜向村干部提议:“要不咱们种点菜吧?”说干就干,于是这块荒地变成了“QQ农场”。
“没想到这个小小的菜园成了我和村民们的‘连心桥’,路过的村民总会停下来进来瞧一瞧,聊上几句。”马甜甜说。
这位被村民亲切称为“马书记”的“90后”姑娘,从初来的陌生到成为村民心中的“自家人”,她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赢得信任,也逐渐让这个小山村焕发出新活力。马甜甜欣慰地说:“与其说是我在帮扶青杠村,不如说是青杠村接纳和滋养了我。”
驻村工作以来,在致公党中央的支持下,马甜甜积极联引致公党各级组织资源,为七星关的发展提供产业、教育、医疗等方面支持。
她在驻村日记里写道:“脚底沾满泥土,心中才能沉淀真情,我要继续当好这个‘编外村民’。” 今年,马甜甜被授予“全省乡村振兴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称号,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站在村口,看着远处郁郁葱葱的青山,她知道,和青杠村的故事,未完待续……
乡村振兴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无数个像马甜甜和青杠村双向奔赴的故事编织而成的温暖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