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战术】处置“Active-shooter”袭击的行动原则

“Active-Shooter”袭击是一类极端暴力的恐怖事件,通常是单个或多个袭击者在人群密集场所持枪进行无差别攻击,常常造成大规模伤亡。

在我国,由于枪支管控比较严格,这类事件相对罕见,因此如果发生类似事件,通常会被认定为恐怖袭击事件,由负责相关任务的特种单位出动处置,而不像美国等部分西方国家需要专门为此类事件进行定义和普及针对性训练。

至于如何处置此类事件,有三点行动原则需要注意。

图片

1.快速介入控制事态

第一时间抵达现场

快速介入与定位目标是降低袭击危害的关键。理想情况下,一旦袭击事件发生,就近巡逻的常规警察就应该抵达现场并第一时间处置,这是最快也是效果最好的。

美国因为经常发生校园枪击案件,巡逻警察的警车里常常就配置有AR步枪,并且相当一部分接受过比较完整的近距离战斗和处置“active-shooter”的战术训练,因此有能力迅速处置。

在很多网上传播的枪击案件视频里,我们很容易看到,进入枪击现场处置威胁的很少是当地特警或特种部队,而是巡逻警察抵达后从后备箱提起突击步枪就冲进去了。

当然这对于多数国家来说并不现实,一方面是很难想象常规民警能随车携带突击步枪,另一方面接受系统完整的近战训练也是一件很有门槛的挑战。

最常见的处置程序是,警察抵达现场,做好外围封控,呼叫支援,等待当地特警支援,同时根据事态严重程度,更高级的反恐单位可能也会响应,做好出动准备。

不论如何,要点在于尽快抵达现场,稳住态势,同时也是稳住人心。

战术策略

介入事态的核心是尽快找到并控制枪手,停止其杀伤行为。因此在具体行动时,突击单位应该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战术策略。

一是采用“动态清理”技术,尽可能快地清理和控制区域,深入目标建筑。

训练有素的单位能够保持一个高效率的节奏,即对于开放区域和走廊会以接近冲刺的速度移动,然后在角落和入口控制节奏,动态清理未知空间,再快速移动到下一个入口。

二是持续深入,不要为任何情况停留。

对于推进路上遇到的平民,一方面大声询问枪手信息并告知安全撤离的方向;另一方面如果遇到受伤人员或呼求帮助的人员,能做的只有报告位置和大致伤情,由后续支援力量处理,然后继续向前推进,不要停止。

另外,对于上锁且情况不明的房间,只要没有确定里面存在威胁,就不要花更多时间去破拆,而是持续深入建筑,尽可能多地引导平民撤离。介入单位的目标是控制事态,是发现和处置枪手,要时刻记住这个优先级。

三是一旦确定枪手位置,全速向目标移动。

当突击单位还没有确定枪手位置时,可能还需要逐个房间、逐个楼层清理,但是一旦听见枪声或者通过其他手段确定了枪手位置,此时就不需要再去关心还没有清理的空间,而是直接向目标所在的方向移动。

2.压缩枪手活动空间

随着介入力量深入,整体的行动原则就是压缩枪手的活动空间,从而控制事态恶化。具体到SOP,可以参考这样三个要点。

一是时刻保持全方向警戒。

这是基本的CQB原则,在此基础上,针对这个特殊任务场景,有两种队形可以选择。第一是四人菱形队形,即将人员固定分工:对于单侧走廊,尖兵与后卫固定,由中间两人负责清理,当遭遇两侧走廊时,两人一组同时清理房间,然后回到走廊继续保持菱形队形推进。这种战术更加稳定和安全,对协同基本功要求比较低,适合没有条件接受高水平CQB培训的单位;第二种战术则是常规的动态协同队形,这要求队员具备扎实的CQB基础,能够随时动态补位和掩护,需要在高速移动中利用非语言交流让搜索顺畅并确保不留空缺。

二是强化对环境和人群的引导控制。

处置独狼袭击的一个难点在于环境的混乱和目标识别的障碍。因此在推进搜索的过程中,要能迅速引导人员撤离。这里的要点是,保持持续、清晰、有力的口头指令,表明自己是谁,告诉他们往哪里跑是安全的,与此同时通过肢体触碰,引导人员向外撤离。这样可以减少现场混乱,尤其是当后续支援单位抵达后,可以大大降低处置难度。

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两点注意事项。

一是注意识别撤离人群中可能的隐藏枪手。一方面在前进过程中,注意观察通过平民的手部动作和保持固定后卫警戒;另一方面外围的封控单位要对每个平民进行搜身排查,确认身份。

二是强调严格的枪口管理,在穿越人群时,既要保护好自己的武器,避免被隐藏目标袭击,同时也要保持枪口的安全指向,形成良好习惯,只要有人经过枪口前面就要上抬枪口。

3.掌握枪手位置

不论采取什么战术,针对的目标就是这个枪手,因此准确、及时掌握目标位置是一件贯穿始终的关键环节。

一是持续询问过往平民。

无论是在进入前还是推进过程中,都应该不断、反复、主动地向所有从枪击中心区域或事发建筑中逃出的平民询问枪手的位置、特征、武器等信息。

这里的一个问题是,许多平民会因恐惧和慌乱而无法提供有效信息,这是常态。一旦发现对方无法提供信息,应立即中断询问并转向下一个可能的信息源。同时,距离中心区域越近时获取的信息通常越新、越精确,所以这个动作是贯穿始终的。

二是有效利用监控系统。

如果有机会获得监控,应该指定人员实时查看画面,获取枪手的实时图像、移动轨迹和具体位置等信息。这里的一个要点是,一定要让熟悉该区域的人员,比如保安和该地员工,协助监控观察。突击单位进入的是模式区域,他也不知道自己在哪个位置,以及监控显示的“东1区”到底该怎么走,这需要熟悉地形的人员帮助。

三是如果更加“富裕”,多利用各种前置感知的手段。比如军犬、无人机和无人车。其中军犬在这种场景下能发挥更大的效能,因为不需要专门抽出人员操作,可以通过气味定位,并且有独立攻击能力。

总而言之,处置“active-shooter”的战术简单可以概括为,尽可能快速介入,持续压缩目标活动空间,同时采取一切手段即时定位目标,最大限度降低危害。

***
希望大家能多点“赞”和“在看”,谢谢各位!

付费精选

【6000字干货】特种作战中使用枪灯应用弱光战术的七条原则及操作建议

【3000字干货】标准三人小组跟踪监视技术

【多图八千字长文】俄FSB信号旗特种部队反恐演练全流程细节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