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今天的雨,真的是酣畅淋漓啊!
上午闲来无事,约了个好友,临窗而坐。喝一口茶,聊几句天,再抽一支烟,看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水,顺流成线,人生惬意,概莫如是了。
聊着聊着喊我帮她盯着点成都带花园的房子。
我好奇的问道,大前年你们不是才在大丰投资了一套?
她愤愤的说道,卖了,就是卖了这套房子搞得我一肚子气!
原来是当时跟风投资房产失败,大丰那个房子卖了之后一算账,抛开银行利息和资金成本,基本上没怎么赚钱。
更让她气恼的,有个并不太熟悉的朋友,得知了这件事,阴阳怪气的说她,早就喊你不买了,你非不听,这下安逸了吧。
她气愤地跟我说,她幸灾乐祸个屁,还不是她没钱,有钱她早就买了!
真的是及时雨啊
说到这个事,我突然想起来了去年也有件类似的事情。
去年有一天午休的时候,我正准备去办公室睡觉,结果看到公司的一个大姐低着头坐在工位上,闷闷不乐的样子。
我就问她怎么了。
她给我说遇到了个剑人。
原来这个大姐有两个玩得好的闺蜜,她们三人一起在成都玩。三人当中条件相对差一些的一个大姐,因为娃娃即将来成都上班,所以打算给娃娃在成都安个家。
我公司那个大姐相对经济条件优渥一些,本来自己也想买这个房子,但是考虑到闺蜜的感受,也知道闺蜜的实际情况,就打算忍痛割爱,还主动带着两个闺蜜一起去看,帮那个闺蜜做参考。
结果发生了什么事呢?
当时三人看得好好的,房子非常满意,我公司的大姐有经验,就想帮着闺蜜压压价格。另外一个闺蜜也是,一直在房子里说各种不好,劝她们共同的闺蜜不买这套。
本来大姐还以为是演戏给房东看,打算缓个一两天再去找房东聊。
结果第二天的时候,业委会的人就告诉我公司大姐,那个房子卖了,还涨价了一万卖了。
我公司大姐在这个小区有两套房子,也是业委会的,知道里面的什么价格合适。她惋惜不已早知道昨天就叫闺蜜买下来。谁知道她业委会的朋友后面来了一句,就是昨天和你一起来的朋友,你们走了之后,那个穿黄衣服的回来找了保安,去问到了卖房那家人的电话,他们晚上就把合同签了。
我公司大姐是个为朋友两肋插刀的热心肠的人,结果遇到个这样的事情,搞得好几天都闷闷不乐,毫无精神!
这个是身边人亲身经历的真事,房子就在锦江区狮子山地铁口的嘉和园。
嘉和园
今天又听到朋友遇到的事情,突然之间,心生感慨:
请不要再嘲笑,那些前两年买房子的人了!
作为持续观察成都楼市的自媒体人来说,笔者可以很明确的告诉大家,至少在刚需购房者当中,很多人并不是不想买,并不是想观望,是确实的真的腰包里钱包不鼓!
就像朋友所说的,她的朋友不配幸灾乐祸,如果有钱,她朋友早就买了。
人性是个很难琢磨的东西,正如老话所说,大多数人而言,大概率都是嫌人有,恨己无罢了。
笔者也经常听到有人说,哎呀呀,当时我就劝某某某不要买房子啦,你看我就聪明,没有下手。其实这话听起来,有一股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味道。
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某种意义来说,很多人总是爱抱有这样一种心理:
楼市行情上涨的时候,看着身边朋友在里面获利,总是觉得是个人走了狗屎运罢了;而楼市行情不涨或者下行的时候,看着身边朋友在里面失败,总是故作好心的劝诫,其实内心认为别人能力不行而已。
再放大一点,很多人面对别人的成功,总是爱说他人不就是运气好,不就是出身好,不就是怎么怎么的,反正就不认为别人确实能力好,比自己厉害。而一旦别人失败,大多数表面会替人惋惜,而实际内心鄙视,瞧,你看看能力不行了吧,还非得上蹿下跳的!
楼市是有周期的,而即便在周期当中,也是略微起伏跌宕的。
而且楼市是有门槛的,在成都楼市,很多地方不是想上车就能上车的,至少对于绝大多数刚需购房者来说,现实如此。
买对了,或者没买对,成年人自己会对自己负责。但是如果抱着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心态,去评论和可惜别人买贵了,是真的没必要。
因为这样做,除了显示自己气量狭隘之外,也就只剩下暴露自己连门槛都够不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