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地灾”双预警,四川南充盯紧1081处地质灾害隐患点

封面新闻记者 苏定伟

“有人在家吗?暴雨来了,家里不能住人哦!”6月18日上午9时,大雨滂沱,四川南充顺庆区栖乐垭村,村里的监测员来到村民杨永惠住家,敲门询问,查看是否有人还在家里,确定无人后才离开。

6月17日,南充先后发布了暴雨蓝色预警和地质灾害黄色预警,双警叠加,包括村民杨永惠住家,南充盯紧全域1081处地质灾害隐患点。

图片

连夜转移隐患点位的村民

顺庆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安全防火管理股股长王志宏介绍,作为全区登记在册的31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之一,村民杨永惠的住房后面是一个陡坡,上千土方有滑落的危险,威胁到她和邻居的安全,地灾防治部门在屋后立了公示牌,公示区、街道办和村社四级防控人员电话,村里安全监测员随时掌握动态。“昨天晚上大雨来临前,我们就把这里两户村民转移了。”采访时,王志宏已在大雨中跑了6个监测点,“要看地质隐患点的设备运行情况,村民是否该转移,转移人员是否又偷偷回家了!”

图片

巡查地灾隐患点

“点多面广规模小,这是南充地质灾害的基本面。”南充市地质环境监测站站长何涛介绍,截至今年4月底统计,南充有各类地灾隐患点1081处,其中滑坡717处,崩塌364处,威胁9800余户、4万余人的安全,威胁财产33亿余元。“高温过后是暴雨,很容易引发地质灾害。”这些地质灾害隐患高风险点111处,中风险点278处,低风险点692处,南充拟将389个中高风险点5000余户受威胁对象纳入“十五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分类采取避险搬迁和工程治理,其余低风险点采取群专结合方式监测管控。“汛期来临前,再次对全市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排查和‘体检’,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图片

排查地质灾害

6月17日,南充各地气温普遍升到了39℃以上,蓬安县国家气象站和阆中市国家气象站的最高气温均升到了40.2℃,打破南充有气象记录以来6月最高温纪录,也是南充6月气温首次攀上40℃。其余区县国家气象站也均刷新了当地6月高温极值。

6月17日15时50分,南充市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后,结合省上提供的预警信息,我们及时发布了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黄色预警。”南充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地灾防治科科长邓元文介绍,他们通过短信平台、微信群、电话等手段,及时将预警信息传达至各区县相关责任人,隐患点防灾责任人、监测责任人和监测人员,电话抽查防灾责任人、监测责任人、专职监测员,均了解隐患情况,密切关注雨情,确保“喊醒”“叫应”相关责任人和受威胁群众;加强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加密对隐患点、风险区以及高陡斜坡、靠山临崖等风险区,村庄、学校、旅游景区、交通干线、在建工地等重点区域的巡查排查与监测预警。

接到预警后,仪陇县副县长、县地灾防治指挥部指挥长杨学勇立即赶往指挥部值班室进行调度,工作人员分成6组拨打电话,对全县258个地质灾害隐患点逐一询问。“电话调度各个点位的监测员是否收到预警信息,是否对点位上受威胁的村民传达预警信息,是否采取应对措施,确保预警信息传递、避险转移等过程全闭环”仪陇县地质灾害环境监测站站长邓平宇告诉封面新闻记者,全县预警区范围内组织地质灾害避险转移308户572人,目前尚未接到地质灾害灾险情报告。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