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后广东多地海滩现大量海鲜!很多人提桶去捡,特别提醒

台风“蝴蝶”过后

不少网友发视频表示

广东沿海附近的海滩上

惊现大量生蚝、毛蚶等贝类海鲜

不少人拎着水桶

拿着袋子前往“赶海”

↓↓↓


图片


图源:广东卫生在线


图片

图源:广州日报



⚠⚠⚠

 在此提醒广大市民群众 

台风带来的海鲜

不要捡拾!不要食用!



台风带来的海鲜食用有风险!


1.微生物污染的风险


台风带来的强降雨极易导致沿岸生活污水、化粪池,甚至农场的动物排泄物随洪水漫溢,最终汇入近海。


贝类,尤其是生蚝这种滤食性生物,每小时可过滤数十升海水。因此容易水中致病微生物(如副溶血性弧菌、诺如病毒、甲型肝炎病毒、沙门氏菌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等)高度富集于体内。


图片

图源:广东触电新闻



2.腐败变质的风险


台风过后天气往往迅速转晴、闷热潮湿。被冲上岸的贝类脱离海水环境,在高温暴晒下极易快速死亡并腐败变质。腐败过程中产生的组胺等毒素,即使高温烹饪也难以完全破坏,食用后极易导致过敏反应或中毒。


3.来源不明的风险


这些被冲上岸的海鲜完全脱离了正常的养殖或捕捞监管链条。完全缺失的质量保障和安全追溯,风险犹如“开盲盒”,代价却可能是健康甚至生命。



牢记5点,安全食用海产品!


1.坚决对“台风海滩海鲜”说不!无论看起来多么新鲜、多么诱人,无论旁人怎么说“我吃了没事”,请务必克制,切勿捡拾、食用台风后自然冲上岸的贝类等海产品。这是防范风险最根本、最有效的一步。


2.要去正规市场购买海产品。正规市场有健全的食品监管流程,安全有一定的保障。


3.注意烹饪方式,除非明确可生食标识,否则均应煮熟煮透


4.生熟食品分开盛放,刀、砧板等工用具和餐饮具要做到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5.注意食用期限,尽量一顿吃完



/健康科普

撰文:张娴(韶关市疾控中心)
初审:龙遗芳
审核:邱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