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在建设美丽中国上取得更大成就。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七里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三北工程”建设,将“三北工程”实施作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坚决扛起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的政治责任。
七里河区南部山区,这片承载着独特自然生态系统的土地,曾因人类活动与自然条件的双重压力而面临严峻挑战。近年来,七里河区以“山水湖田林草沙”一体化治理理念为引领,在南部山区掀起了一场植树造林热潮,让曾经脆弱的生态环境焕发新生。
2025年,七里河区启动“三北工程”陇中地区西部生态保护修复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规划治理面积达1.42万亩,其中营造人工乔木林0.2万亩;营造人工灌木林0.72万亩;人工种草面积0.5万亩;新建小型水利水保设施20处。在南北两山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中,计划实施林地精准抚育5000亩、复壮更新3700亩、林地增色添彩800亩、退化林分修复1000亩、经济林建设800亩,育苗任务10亩。兰州市三北工程林草拾荒一体化修复项目,七里河总面积达3.44万亩,其中中幼林抚育0.6万亩;退化林修复0.35万亩;新造林管护1.13万亩;草原改良1.23万亩,草原围栏封育0.13万亩。
这些精准施策的生态修复措施,显著优化了森林结构,为城市构筑起坚实的生态屏障。七里河区依托丰富的山林资源,积极探索产业转型升级路径,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林下经济 。如今,生态农业新模式在这里遍地开花,“鱼植混养”生态农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兰州鑫汇森生态农业发展园“鱼菜共生”水产养殖项目为“水墨石佛”乡村振兴示范带核心项目,正以科技赋能生态循环模式,填补西北高端水产养殖空白,探索农业转型新路径,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园区通过工厂化管理,年设计鱼的总产量在10万斤,目前,园区首批养殖的5000尾鸭嘴鱼、4000尾鲈鱼已进入生长关键期,预计8月上市。当前,养殖系统已建成,种菜是下一步打算。”负责人曹磊说,“八里镇‘鱼菜共生’产业园一期项目已具雏形,接下来将建设双层智能温室,下层布置高密度养殖池,上层预留水培种植空间,形成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生态闭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在城市更新改造中,七里河区创新实施“拆违还绿”“见缝插绿”等举措,持续拓展绿色空间。根据2025年规划,七里河区将新建改造绿地面积达16公顷,届时城区绿化覆盖率将提升至42%,具体包括:对5条重点街区进行绿化品质升级,打造西津路城市画廊示范街区,更新行道树250余株,改造南山路沿线17400平方米的分车带及绿地,并新建1处口袋公园。目前,由百合公园、体育公园、银滩湿地公园等生态景观节点和16处口袋公园组成的城市绿网系统已初具规模。
“七里河区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三北工程’建设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严格按照‘三北工程项目’管理的规定和规范要求推进项目落地实施,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七里河区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未来,七里河区将继续以生态为笔,以创新为墨,在黄河之滨书写更加壮丽的生态发展篇章,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七里河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