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效药?神奇药?可能是毒品

6月18日,重庆市召开全市禁毒工作新闻发布会。重庆市禁毒办常务副主任、重庆市公安局禁毒总队总队长闫宏伟提醒市民,毒品严重危害身心健康,要学习禁毒知识,做好相关防范工作,不轻易相信所谓的“特效药”“神奇药”。

图片

“毒驾”整治专项工作

闫宏伟介绍,目前重庆市毒情形势总体向好,呈现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减少、毒品流通供应下降、现有吸毒人员规模萎缩的整体态势,但仍面临一些风险和挑战。主要表现为“金三角”地区毒品的持续渗透,重庆市缴获的毒品超过八成来自该地区;涉毒犯罪分子反侦查意识强,犯罪手段隐蔽等特征明显。

闫宏伟还介绍,目前毒品种类持续迭代变化,滥用种类更加多元。传统毒品滥用人数下降,2024年,查获滥用海洛因等阿片类毒品人次同比下降20%;新型毒品、麻精药品滥用人数增多,重庆市共发现8个品种的麻精药品及3个品种的新精神活性物质滥用问题。

图片

对重点场所进行清查

他表示,毒品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尤其是青少年群体,更容易因缺乏防范意识而受到侵害,提醒广大市民做好相关防范工作。

“首先,学习禁毒知识,正确认清毒品特别是新型毒品和麻精药品滥用的危害;其次,提升自身防范意识,谨慎交友,自觉远离高危场景,不轻易接受陌生人的食品、饮料,不轻易相信所谓的‘特效药’‘神奇药’这种宣传。另外,从社会治理层面来说,禁毒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鼓励市民积极举报涉毒违法犯罪线索。”

上游新闻记者 何艳 重庆市禁毒办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