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理工学院 2025 年招生政策解读:理工特色+转专业保障,三大培养模式赋能应用型人才成长

作为温州唯一一所理工类公办本科高校,温州理工学院全面构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理工科优势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做强理工科,做特文科和商科,做优艺术学科,多学科交叉发展,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026年乐清校区(占地578.8亩)投用后,将进一步强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支撑能力。目前学校设有30个在招本科专业,覆盖理学、工学、经济学等七大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生超10000人,为考生提供多元专业选择。

图片

(学校供图 央广网发)

理工特色鲜明:对接产业前沿,构建高水平专业集群

学校围绕浙江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和温州市“5+5+N”产业布局,锚定建设高水平理工类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目标,着力做强工科,做精理科,做特文科,以工办文、文为工用,构建电子信息等3个主干学科、电子电气与控制工程等5个后备主干学科、法学等N个支撑学科的“3+5+N”学科专业体系,聚焦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智能建造、现代服务等领域,建设支撑引领温州产业发展的优势特色学科群。

近年新增智能建造、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工程、金融科技等前沿专业,形成 “工科强势、文商艺融合” 的学科生态。学校现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5 个、省级特色专业 4 个,国家级及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77 门,依托工信部 “专精特新” 产业学院、全国工商联产教融合示范实训基地等 40 余个科研与实践平台,实现 “专业学习 — 产业实践 — 就业创业” 的全链条贯通。

师资力量方面,学校拥有海外院士、国家级人才等在内的教职工 700 余人,近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 “尖兵”“领雁” 研发计划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 60 余项,在《Nature》子刊发表高水平论文 400 余篇,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 200 余项,科研成果直接服务区域产业升级,为学生提供 “产学研用” 一体化的学习环境。

图片

(学校供图 央广网发)

转专业政策宽松:多层次保障,赋予学生专业选择权

针对考生关注的专业选择问题,学校推出浙江省内考生转专业灵活保障机制:

浙江省普通类位次号前 30% 的考生,入学后可确保转专业;

浙江省普通类位次号前 40% 的考生,可确保满足转专业申请的前 3 个志愿;

其余被录取考生,在校期间共有4 次转专业申请机会(政策视浙江省当年高考情况调整)。

三大培养模式创新:以学生为中心,赋能应用型人才成长

“四新融通” 人才培养模式

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结合学生认知规律,构建 “新工科、新业态、新技术、新思维” 的培养体系,推动学科交叉融合。

“四位一体” 能力培养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导向,构建“通识学习+专业学习+实践学习+课外学习”的能力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融通发展的能力和相应的素养。

“四维协同” 育人培养模式

基于学生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汇聚资源打造校政产企一体,“知识、政策、技术、导师”四维协同的育人培养模式。

图片

(学校供图 央广网发)

社会评价与就业保障:高就业率与创业优势双凸显

学校是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院校,获批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先后获得国家级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众创空间、省“绿色学校”(高等学校)、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等荣誉。

学科竞赛成绩亮眼,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提名、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银奖、“挑战杯” 全国一等奖等国际国内奖项累计 1900余项,彰显学生综合竞争力。

就业方面,近三年,引进企事业单位1100多家,提供岗位数7万多个,其中500强企业、上市公司、行业龙头等200多家,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2022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率达5.89%,居全省本科院校前列,学校以“创业教育”为特色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效果凸显,与地方经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招生咨询与联系方式

微信公众号:温理工招生办

招生热线:0577-86689999

官方咨询 QQ 群:18862999(浙江省)、98867999(外省市)

学校地址:浙江省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海三道 337 号

(注:此文属于央广网登载的教育行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