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操盘手”来了,深技大成立技术经理人学院

6月18日,深圳技术大学技术经理人学院揭牌仪式暨大湾区高校技术成果转化新质生产力高级研讨会在深圳技术大学举行。

会上,深圳技术大学成立技术经理人学院。该学院旨在形成新工学、新商学和新金融的学科合力,加速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进程,为打通产学研衔接的“最后一公里”开展深入探索。

图片

贯通“政产学研用”的操盘手

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技术经理人是贯通“政产学研用”的“专业操盘手”,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有助于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

深视新闻记者了解到,技术经理人学院以培养实战能力为核心,配备顶尖“三导师”即学术导师、金融导师、产业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在真实场景中获得项目转化与商业落地能力。

弘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财经评论家,深圳技术大学技术经理人学院金牌导师余少波表示:“我会把自己积累的所有精髓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希望培养出综合能力优秀的技术经理人,既能做到管好企业,又能创造财富、实现自我价值。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陈方若告诉记者:“技术经理人要对技术、金融、管理、市场、产业、法律都要有所掌握,能够把这个不同的力量整合起来,把科技成果变成产品,并发挥好桥梁作用,把企业家群体与科学家群体对接起来。

深圳技术大学药学院研究生周芯蕊说:“在实验室里做研究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更希望把实验成果放到实际的工作中去检验。技术经理人的培养模式可以让我们以技术为本,用金融、管理等专业知识武装自己,更好地走上真实战场,成为实用型人才。”

图片

“深、早、通”

全方位打造优秀人才培养生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作出重要部署,明确提出要加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中,对“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提出,加强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支持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探索产业链与职业技能培训链有效衔接、高职教育与技工教育融通发展的技术工人培养模式。

深圳技术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李杰介绍,高校发明专利的产业化率只有3.9%,技术经理人培养是国家科创战略和教育使命实现的抓手之一。

在人才培养方面,技术经理人学院有三大特色——深、早、通。

科研成果转化必须以市场力量为基底,我们联合深圳顶级的创投企业,做有深度的科技成果转化。”李杰说。

会上,深圳技术大学与深创投、达晨财智、东方富海举行签约仪式,同时,深圳技术大学技术经理人学院分别与山东大学深圳研究院、深圳大学金融科技学院进行签约。

此外,学院选拔了一批来自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不同技术背景的“00后”硕士研究生,尽早为他们开拓管理思维,并做到校企通、导师通、学员技术相互连通,全方位地打造优秀人才培养生态

深圳技术大学党委书记、教授陈秋明表示:“学院将整合珠三角乃至全国科技创新成果,建立金融界高管、企业创始人、律所合伙人等人才库,推动人才、资金、技术等创新要素有效对接,打造共建、共管、共享的公共转化平台,让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深圳技术大学技术经理人学院的成立是深圳积极落实《意见》的重要实践,该学院的成立也将为全国探索可复制的“科研-转化-产业”全链条服务模式提供示范。

记者 / 李婷 汤蕊嘉 蔡嘉健
排版 / 李婷
审校 / 庞诗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