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韬,长期从事未来网络架构、软件定义网络、确定性网络、空天卫星网络等方面的科研工作。担任《通信学报》编委、《北京邮电大学学报》副主编,《信息通信技术》编委,长期担任IEEE/ACM Transactions on Networking 、IEEE Network Magazine、IEEE Trans on Communications、IEEE GLOBECOM、IEEE HotICN、IEEE ICNP、《计算机学报》、《电子学报》、《电信科学》等10多个期刊和会议审稿人。
作为优秀审稿人,突出表现在:
(1)黄韬教授始终秉持科研诚信、出版规范的原则,认为每次审稿的同时也是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的好机会,可以有机会接触到业界一些前沿的内容并进行有益思考。因此,黄韬教授能在规定的时间内从论文的创新性、核心贡献、数据资料的可信性、论文写作水平等多个维度进行考虑,对稿件所涉及内容的创新性、重要性和实用性都做出了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的公正评价,给出合理、科学、细致的审稿意见,从而把好学术质量关,为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2021年黄韬教授牵头联合业界多位权威专家共同组织了国内首个“确定性网络”专题,向该领域权威团队邀稿,同时向业内广泛征集多篇确定性网络领域高水平论文,并组织多位专家进行了细致的审稿,专题发表后引发了相关领域科研人员的广泛讨论与关注,积极推动了确定性网络这一重要科研方向的发展。
(3)积极响应习总书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号召,将本团队的高水平学术成果投稿至中文期刊发表。黄韬教授团队发表在《通信学报》2020年1期的论文《区块链技术研究综述:原理、进展与应用》被引频次达259,下载达12648次;发表在《通信学报》2021年1期《未来网络技术与发展趋势综述》被引频次达48,下载达3817次,对相关领域的学术发展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
黄韬教授对助推《通信学报》办刊水平提升,为《通信学报》评为EI核心数据库收录期刊、获得“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CCF计算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T1类)、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T1类)等荣誉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