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困住的轮椅” 到 “自由的坡道”,他们把温暖 “截” 进居民心里

宝山区友谊街道海江公寓3号楼门前的无障碍坡道

曾是蔡大姐儿子进出的“难题”


图片

每次儿子要出门回家,都要家人协助或等邻居搭把手挪上坡道,帮忙把门打开。

若遇上家里没人或一楼邻居不在,只能被困在楼道屋檐下,等人帮他开门。



图片



为此蔡大姐向宝山一村居委会反映

希望能协调解决这个出行问题



实地走访找出问题症结

党总支书记带着物业进行了实地走访,了解到蔡大姐儿子出行的问题所在:楼道铁门和坡道距离很近,蔡大姐儿子回来必须有人帮忙开门,他才能上坡入户,如果独自一人在开门的时候就会存在溜车的危险。

图片

于是在听取了楼道内其他居民的意见后,决定将此次无障碍坡道改造纳入今年社区“乐享空间优化计划”。



精准优化既有设施

由宝山一村居民区党总支牵头,引进社会组织对既有设施进行优化设计,并将设计方案在楼道进行公示征求楼内意见。

图片
图片

等到楼道居民同意后,施工队仅用四天时间完成了坡道改造。施工队特意将坡道靠近停车区域的不锈钢扶手截短40厘米,避免了与车辆右转产生碰擦。

图片

改造前

图片

改造后



提升民生温度

完工第二天,蔡大姐就让儿子试了一下,出行变得顺畅多了。

点击观看视频


蔡大姐脸上带着笑说:“孩子终于可以独自出门了。”为此,蔡大姐特地写了一封感谢信以表达对宝山一村居委会所做工作的感谢。

图片


社区里每一段无障碍坡道都是社区治理的良心刻度。它丈量的不是坡道的长度,而是一个社区对“平等”二字的理解深度。最好的民生工程,从来不是宏伟的标语,而是能让每个人都走得稳、走得暖的“脚下一步”。



编辑:潘乔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