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疯狂投建1240座数据中心:用电量与波兰全年相当 耗水量超5个西湖

图片

6月18日消息,美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数据中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这些支撑AI革命的“算力蜂巢”驱动着从流媒体到深度学习的数字未来。亚马逊、微软、Meta、Alphabet等科技巨头已宣布2025年将投入3200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其中绝大部分流向AI相关领域。然而,光鲜的科技承诺背后,是日益沉重的能源账单与环境透支。

截至2024年底,美国已建成或获批的数据中心达1240座,数量是2010年的四倍。其中数百座“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专为AI设计,它们的快速建设预示着企业对AI将重塑医疗、教育等领域的万亿级赌注正加速实体化。“创新离不开算力支撑,”数据中心运营商Lunavi首席信息官科特妮·汤普森(Cortney Thompson)指出,“算力始终是创新的基石。”但这份基石正以惊人的速度消耗着地球资源。

隐秘的资源黑洞‌‌

图片

支撑AI雄心壮志的现实基石正显露出巨大的生态裂缝。调查揭示,这些被誉为未来引擎核心的“算力大脑”,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规模吞噬着电力与水资源。

全美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正以惊人的速度攀升,其总耗电量预计将在短期内超越波兰全国的年用电量,并可能在短短三年内再增加三倍。这种饥渴在弗吉尼亚州尤为明显,该州329座数据中心已消耗掉四分之一的州电力供应。

数据指出,数据中心已成为本世纪美国电力需求增长的绝对主力,贡献了高达44%的增量。据估算,若亚马逊建成所有规划中的数据中心,其每年耗电量将达30至48太瓦时(1太瓦时等于10亿千瓦时)。取中间值计算,这一电量大致相当于内华达州2023年的用电总量。

为了确保服务器永不间断运行,庞大备用柴油发电机阵列燃烧化石燃料所产生的污染物,研究估计每年将造成57亿至92亿美元的公共健康损失。激增的电力需求甚至迫使一些本应退役的老旧煤电厂继续运转。

水资源的消耗同样触目惊心。调查发现,约40%的数据中心坐落于世界资源研究所定义的“高基线水压力”地区。早在2018年,美国数据中心的年耗水量就已高达340亿加仑(约合1.28亿立方米,相当于5个杭州西湖),这相当于加利福尼亚州单日的用水总量。尽管在过去七年中数据中心容量翻倍,仍有半数运营企业缺乏完善的用水追踪体系。在亚利桑那州极度缺水的马里科帕县,有多达48座数据中心依赖珍贵的淡水为芯片降温;即便在干旱区域,部分设施仍被批准使用高达“百万加仑级”的日用水配额。

更令人忧虑的是,为减少水耗而转向空气冷却技术的尝试,往往意味着更高的能源需求,这部分新增压力又被传导至电力系统,最终推高了居民和商业用户的电费账单。电力与水资源消耗相互传导,构成了一个日益严峻的环境困境。

绿色承诺与现实冲突‌‌

图片

面对日益高涨的环保与社会压力,数据中心行业正积极推动绿色转型。科技巨头们已纷纷承诺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并启动旨在通过补偿机制抵消生态影响的“用水中和”项目。

然而,这些绿色承诺与现实困境之间的冲突依然尖锐且难以调和。当数据中心支撑的人工智能算法在实时翻译、癌症筛查等前沿领域创造显著价值的同时,这些庞大设施的物理存在却在加速消耗着宝贵的深层地下水资源,其持续不断的巨大运行噪音侵扰着周边社区的安宁,而冷却系统排放的废水则潜藏着破坏河道生态系统的风险。

在这场关于未来的豪赌中,科技巨头们押注于AI技术带来的变革性利润,各级政府则以税收减免和调整监管框架作为回应。这种博弈最终能否达成可持续的平衡,核心在于AI革命能否真正兑现其重塑世界的宏伟承诺——特别是它对效率提升和资源节约的愿景。如果不能,社会或将不得不承担一份日益沉重的生态与社会账单。(文/腾讯科技特约编译 无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