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社区护理!德州调整完善长期护理保险有关政策

自7月1日起

德州调整完善长期护理保险有关政策

新增社区护理

居家上门护理服务标准进一步提高

每周上门服务频次不少于一次

规范调整长护服务类型

原“医疗专护”和“机构护理”整合为“机构护理”。新增“社区护理”服务类型,由长护险护理服务机构依托社区,为居家失能人员提供非全日制的长期护理服务。

调整后,长护险服务类型变为“居家护理”“社区护理”和“机构护理”三类。

调整基金支付政策

选择居家护理服务的重度失能人员,参保职工生活照料补贴标准由30元/日调整为20元/日,参保居民生活照料补贴标准由7元/日调整为4元/日。

根据国家、省级部署,今后年度将适时取消基本生活照料补贴模式,居家护理全部过渡为上门护理服务模式。重度失能人员居家护理上门服务支付限额提高,参保职工从每人每月300元提高至600元,参保居民从每人每月300元提高至400元。

各定点服务机构需在6月底前完成护理计划调整,原则上每周上门服务频次不少于1次。选择社区护理的重度失能人员,基金支付标准(含基本生活照料补贴标准)暂与居家护理人员一致。

日照料时间不少于6小时,基金日支付限额40元,每月基金支付以实际发生天数据实结算,最高限额为参保职工600元、参保居民400元。

基金支付不含餐费、空调费、暖气费等,超出基金支付限额的服务费用,由失能人员自行承担。鼓励护理服务机构适当减免失能人员个人负担费用。

调整居家护理服务项目

将“协助按摩腹部”、“肢体按摩/推拿”项目纳入必选项,必选项目数量由8项增加为10项,同步调整“德康安护”套餐自选项数量。长护险居家专业护理价格、出诊费随本市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同步调整。

失能人员在选定“德康安护”相关护理套餐并享受服务后,若需变更套餐,可于每月月底前与定点机构协商申请变更。定点机构需向辖区医保经办机构或承办商业保险公司备案,次月起按变更后的护理套餐享受待遇。

享受待遇的失能人员变更服务类型后,自完成变更备案的次月起享受相应待遇。若变更为机构护理中的“医疗专护”待遇,需重新申请评估。

更多信息

一、长护险服务类型有哪些调整?

原“医疗专护”和“机构护理”整合为“机构护理”,评估及待遇标准暂不调整。新增“社区护理”服务类型,由长护险护理服务机构依托社区,为居家失能人员提供非全日制的长期护理服务。调整后,长护险服务类型变为“居家护理”“社区护理”和“机构护理”三类。

二、居家护理基金支付政策有哪些变化?

自2025年7月起,选择居家护理服务的重度失能人员,参保职工生活照料补贴标准由30元/日调整为20元/日,参保居民生活照料补贴标准由7元/日调整为4元/日。根据国家、省级部署,今后年度将适时取消基本生活照料补贴模式,居家护理全部过渡为上门护理服务模式。

三、居家上门护理服务标准如何调整?

重度失能人员居家护理上门服务支付限额提高,参保职工从每人每月300元提高至600元,参保居民从每人每月300元提高至400元。各定点服务机构需在6月底前完成护理计划调整,原则上每周上门服务频次不少于1次。

四、社区护理基金支付政策是怎样的?

选择社区护理的重度失能人员,基金支付标准(含基本生活照料补贴标准)暂与居家护理人员一致。日照料时间不少于6小时,基金日支付限额40元,每月基金支付以实际发生天数据实结算,最高限额为参保职工600元、参保居民400元。基金支付不含餐费、空调费、暖气费等,超出基金支付限额的服务费用,由失能人员自行承担。鼓励护理服务机构适当减免失能人员个人负担费用。

五、“德康安护”套餐内容有哪些调整?

将“协助按摩腹部”、“肢体按摩/推拿”项目纳入必选项,必选项目数量由8项增加为10项,同步调整“德康安护”套餐自选项数量。长护险居家专业护理价格、出诊费随本市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同步调整。

六、失能人员如何变更护理套餐?变更服务类型有什么要求?

失能人员在选定“德康安护”相关护理套餐并享受服务后,若需变更套餐,可于每月月底前与定点机构协商申请变更。定点机构需向辖区医保经办机构或承办商业保险公司备案,次月起按变更后的护理套餐享受待遇。

享受待遇的失能人员变更服务类型后,自完成变更备案的次月起享受相应待遇。若变更为机构护理中的“医疗专护”待遇,需重新申请评估。

七、失能人员待遇与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如何衔接?

经本人承诺并办理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待遇退出的,按规定享受长护险相关待遇。继续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待遇的,机构护理待遇标准不变,居家护理、社区护理不再支付基本生活照料补贴,全部转换为护理服务。鼓励服务机构适当减免失能残疾人个人负担费用。

八、异地长期居住失能人员的待遇有无变化?

享受待遇的异地长期居住失能人员,居家护理待遇同步调整。

九、长护险定点机构规划配置有哪些要求?

各县(市、区)需结合区域人口结构、失能人员服务量等实际情况,优化资源布局,合理制定长护险定点机构的区域配置规划,提升服务供给均衡性与可及性。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和医养结合机构等,需单独申请居家护理、社区护理或机构护理定点资质,护理服务人员不得重复申报。

超过6个月未提供服务的定点机构,将取消其长护险定点资格。

十、政策执行时间是什么时候?

自2025年7月1日起执行,原政策与本通知不一致的,以本通知为准。国家有新规定的,从其规定。

(大众新闻记者 贺莹莹 通讯员 冯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