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火药桶点爆,三大国第一时间表态,未来有两种可能的发展。
中东局势升级,全球各方高度关注。围绕伊朗和以色列这一轮“你来我往”,中美俄都第一时间做了表态,不过态度各不相同。
中方的立场最公正,所以第一时间看透了以色列这一轮行动旨在不惜一切升级地区局势,靠着美国的支持重建所谓“累积威慑”的企图。
我联合国代表直接给出了明确的定性,就是这一轮行动的起点,在于疯狂的“军事冒险”,而这种行为必须“立刻停止”。
在以色列特拉维夫,一栋大楼被导弹击中
以色列的所谓“累积威慑”,说得好听,其实就是以杀止杀。
简单来讲,就是仗着背后有美国这个“超级霸权”的支持,对周边国家玩“降维打击”,赢了就能够当小霸王,拳打巴勒斯坦脚踢海湾国家,输了就拉着华盛顿出来给自己打圆场,横竖都不亏。
这一套玩法,我们从来都是不认同的,全世界绝大部分国家,尤其是深受美西方代理人之害的第三世界国家,也都是不认同的。所以才说,我们的立场最公正。
至于美国,不用多猜,问就是支持。袭击发生之后,鲁比奥第一时间跳出来“割席”,强调美以事先没有沟通。
但他的说法很快就被急着向国内犹太政治经济力量“献宝”、顺带展现自己“强硬姿态”的特朗普给打脸了。
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最新说法,特朗普已经公开承认,说自己在这一轮行动之前,他的团队已经从特拉维夫拿到了具体方案,而且他对此非常“支持”。
美国会不会重新被拖进战争泥潭,特朗普不在乎,反正要赢就对了。
俄罗斯在这轮冲突上的立场和中国相近,但是相比于作为“旁观者”的我们,普京当“和事佬”的需求明显更急迫一些。
以色列动手之后,莫斯科第一时间和德黑兰取得了联系,谴责了以色列,并表示克宫将“用尽全力”为局势降温。
普京现在看待这一轮冲突的视角颇为微妙。一方面俄伊刚刚达成了战略合作文件,如果伊朗这边真的大打出手,俄罗斯一点都不帮帮场子,肯定是说不过去。
但如今俄罗斯正在跟北约斗得热火朝天,手头吃紧也是实打实的。另一方面,中东火药桶点爆,意味着华盛顿很可能加速抛弃基辅,那对于俄罗斯无疑又是有利的。
不过,虽然三大国都表态了,但是这一轮冲突最后将走向何方,还得看当事国的态度。
以色列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铁了心要一直打,这点毋庸置疑。
伊朗的态度,就比较模棱两可了。
报复是肯定的,以色列这一轮袭击打破了过去德黑兰和特拉维夫仅存的、不亲自和对方动手的战略平衡,也标志着德黑兰长期以来坚持的“不真的点爆蘑菇蛋,但用制造蘑菇蛋的能力来实现核威慑的效果”这条路线的彻底失败。
如果不作出反应,那伊朗将会彻底失去过去十几年时间里好不容易构建起来的区域大国地位。
但另一方面,如今的伊朗内部,明显内鬼众多。哈梅内伊能不能在稳定国内局势的同时,真的把以色列打疼、重新建立起战略平衡,还是个未知数。
简单来说,伊朗如果不乱,那么以伊很可能迎来持久战,局势升级的可能性比较高;但如果伊朗直接内部出现了问题,那么以色列这一把可能还真赌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