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2日,上海虹口区78岁的陈阿婆在家中接到一个“银联客服”电话,对方声称她的银行账户“利率异常”,需要立即操作保全。在骗子的引导下,陈阿婆对着镜子完成了所谓的“人脸识别认证”,结果短短几小时内,她的银行账户被远程操控,400万存款险些被全部转走!
图片来自潮新闻
所幸银行风控系统及时预警,警方迅速介入,最终成功拦截380万资金。但这场“镜中骗局”背后,暴露出的诈骗新手段令人细思极恐——骗子不仅能远程操控手机,甚至能利用镜子完成人脸识别,让受害者毫无察觉!
骗局全复盘:从“银联客服”到“远程劫持”
陈阿婆回忆,当天中午接到一个自称“银联客服”的电话,对方准确报出了她的身份证号和银行卡信息,并称她的账户“存在高利率异常”,需要立即操作保全,否则资金可能被冻结。
图片来自新闻综合
- 心理操控:骗子先制造恐慌(“账户异常”),再给甜头(“保全后可享受5.8%特殊利率”),让老人放松警惕。
- 远程人脸识别:骗子要求陈阿婆打开手机自拍摄像头,对着镜子完成摇头、张嘴等动作,实际上是利用镜面反射采集她的生物信息,完成远程人脸识别。
- 恶意软件植入:骗子通过社交软件发送伪装成“银联安全证书”的APK文件,在陈阿婆手机内悄然安装了4款涉诈软件,包括通话转移、短信嗅探、远程控制等恶意程序。
图片来自潮新闻
银行与警方的“黄金6小时”阻击战
5月28日下午,平安银行市北支行理财经理发现异常:
- 4笔共计86万的定期转活期操作,且转账IP显示为柬埔寨金边。
- 设备指纹识别为陌生安卓终端,与陈阿婆平时使用的iPhone不符。
周俊琪立即拨打陈阿婆电话,但始终无法接通。凭借多年经验,他判断老人可能遭遇电信诈骗,迅速报警并冻结账户。
与此同时,普陀反诈中心通过新型诈骗识别模型,发现该账户与“冒充客服类诈骗特征库”高度匹配,立即联动虹口警方上门拦截。
“我们赶到时,阿婆还在和骗子视频。” 处警民警盛晓龙描述,骗子甚至伪装成“民警”,要求陈阿婆拒接真警察电话。警方当场查获仍在运行的远程控制软件,终止了第二笔288万的转账指令。
图片来自新闻综合
结语:
陈阿婆的案件绝非孤例,而是新型电信诈骗的典型样本。在数字化浪潮中,骗子的手段越来越高科技,而老年人的防范意识却往往跟不上。 这起案件的成功拦截,既得益于银行风控系统的敏锐,也离不开警方的快速响应。但更关键的是,全社会需要加强对老年人的反诈宣传,让“镜中骗局”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