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坚韧不服输的意志追梦人生

图片

刘思涵(右)和张亚宁在一起。  刘霞 摄

□保定晚报记者 刘霞 通讯员 陈洁莹

6月9日,在顺平县中学一间普通的考场中,因患格林巴利综合征,左下肢肌肉萎缩的刘思涵同学,以坚强的毅力和远超常人的付出,完成最后一科考试。随着高考结束铃声的响起,刘思涵走出考场,老师们纷纷祝贺她:三年的高中学业顺利完成,好样的!

2006年,刘思涵出生在顺平县台鱼乡寨子村,父母以卖桃为生,家中除了父母,只有兄妹两人。2007年5月,周岁的小思涵突发高烧,一个星期也不退烧,父母带着她到石家庄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医,被诊断为格林巴利综合征,左下肢肌肉萎缩。为了给她治病,做康复治疗,家中不仅花光了积蓄,父母还欠下几万块的外债。幸运的是,小思涵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刘思涵的父母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优秀的思涵也在家人的支持和鼓励下,顺利读完小学、初中,考上了高中。

刘思涵告诉记者:“高一刚入学的时候,学校在住宿方面为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宿舍就在一楼,而且老师和同学们在学习生活方面为我提供各种帮助,他们从未因我的特殊而另眼相待。当我行动不便的时候,总有一双双温暖的手出现,搀扶我上下楼梯,帮我搬书本,是他们让我明白,我和大家并没有什么不同,我们都是追梦路上的伙伴。”

刘思涵因病腿脚不便,日常活动严重受限。尤其是去食堂吃饭,对她来说更是充满挑战。班主任马秀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班会上向全班同学详细说明了刘思涵的状况。张亚宁既是刘思涵的同桌又是舍友,她毫不犹豫地承担起照顾思涵、为其打饭的责任。三年形影不离,她们结下深厚友谊:“思涵身上有许多优秀品质吸引我,她学习非常刻苦,每当我考试不理想的时候,她都会安慰我,像个知心大姐姐,和她在一起可以学习很多东西。”

高中三年,刘思涵坚持吃住在校。清晨,她要比别人提前15分钟往教室赶,用坚韧不服输的意志克服一道道难关。“未来,我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刘思涵说,“儿时我最喜欢读历史故事,崇拜像霍去病一样的英雄。高中三年我学的是理科,所以我更希望将来学医,掌握更多医学知识,帮助更多人缓解病痛,实现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