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喝酸奶可以延缓衰老?研究揭示补充这种脂肪酸可以帮助细胞恢复活力

该内容由AI辅助创作

01

随着年龄增长,很多人会发现自己的血管变得不再那么“灵活”了,这其实是心血管系统老化的一种表现。近日,一项发表在《自然·衰老》(Nature Aging)上的研究,为我们揭开了这一现象背后的一个重要“幕后推手”——肠道里的某些细菌代谢产物。

图片

来自苏黎世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一种名为苯乙酸(PAA)的肠道细菌代谢物,在衰老过程中会显著升高,并可能直接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提前老化,进而影响心血管健康。而好消息是,他们还找到了一个潜在的“解药”——补充特定的短链脂肪酸,比如乙酸盐,可以有效缓解这种老化效应。

乙酸盐是乙酸所形成的盐类化合物,其阴离子为乙酸根离子(CH₃COO⁻),多以钠盐、钾盐等形式存在,在生物代谢中作为能量代谢中间产物参与多种生化反应,同时因具备抗菌、调节肠道菌群等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剂、化工等领域。

其主要食物来源包括发酵食品如食醋、泡菜、酸菜等(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产生乙酸进而形成乙酸盐),乳制品中部分发酵的奶酪和酸奶含有少量乙酸盐,香蕉、番茄等天然蔬果中存在微量乙酸盐且一些加工后的果酱、果脯可能因工艺添加相关成分,此外部分调味品、腌制品及烘焙食品中也会添加乙酸盐作为防腐剂或酸度调节剂,例如乙酸钠常用于肉制品保鲜。

02

研究人员首先对比了年轻和年老小鼠的血浆代谢物,结果发现,老年小鼠体内的PAA及其衍生物苯乙酰谷氨酰胺(PAGln)水平明显高于年轻小鼠。进一步分析显示,这些物质主要来源于一种叫做梭菌ASF356(Clos)的肠道细菌。宏基因组数据也表明,随着年龄增长,这类微生物的活性增强,PAA生成能力提高。

为了验证这种细菌是否真的会加速血管老化,研究人员将梭菌ASF356移植到经过抗生素处理的小鼠体内,使其成为“定植者”。结果显示,这些小鼠血液中的PAA和PAGln水平显著上升,分别增加了约3.15倍和1.7倍,说明这种细菌确实能在体内大量产生这些有害代谢物。

接下来,研究团队用PAA处理人类主动脉内皮细胞,并与正常衰老的内皮细胞进行比较。令人惊讶的是,PAA处理后的细胞表现出典型的衰老特征:生长缓慢、形态改变、出现衰老标志物等,几乎和自然衰老的细胞一模一样。这意味着,PAA不仅是衰老的“旁观者”,更是推动内皮细胞提前衰老的“参与者”。

图片

那么,PAA是如何让内皮细胞“变老”的呢?深入机制研究发现,它主要是通过诱导线粒体功能障碍来实现的。具体来说,PAA会导致线粒体产生活性氧(尤其是过氧化氢)增加,从而破坏细胞的能量供应系统,并削弱其形成新血管的能力。

既然发现了“坏分子”,那有没有办法对抗它呢?研究人员注意到,老年小鼠粪便中乙酸盐的含量明显低于年轻小鼠。于是,他们尝试给已经被PAA损伤的内皮细胞补充乙酸盐。结果令人振奋:乙酸盐不仅减少了衰老相关标志物,还能促进细胞增殖,修复DNA损伤,甚至上调端粒酶表达,帮助细胞恢复活力。

03

这项研究首次揭示了肠道微生物与血管衰老之间的直接联系,也为延缓心血管老化提供了新的干预思路。简单来说,控制肠道中有害细菌的活动,或者通过补充有益的短链脂肪酸,可能是保护心血管、延缓衰老的重要策略。

未来,或许我们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或是开发针对PAA代谢通路的抑制剂,来帮助老年人维持更好的血管功能。而对于普通人来说,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摄入富含益生元的食物,也有助于维护肠道和心血管的双重健康。

参考

Saeedi Saravi, Seyed Soheil, et al. "Gut microbiota-dependent increase in phenylacetic acid induces endothelial cell senescence during aging." Nature aging (2025):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