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由AI辅助创作
2025 年 6 月 17 日,超过 24 架美国空军 KC-135R 与 KC-46A 加油机从本土基地集体起飞,向东飞越大西洋,其规模与突发性引发国际社会对中东局势的密集推测。Flight-tracking 软件显示,这批加油机未伴随明显战斗机编队,但在伊朗与以色列冲突激化的敏感时期,如此大规模调度仍被视为 “非典型军事动作”。
从军事逻辑看,此次部署或指向四大战略意图:其一,为以色列空军提供空中加油支持。以军仅 7 架老旧 707 加油机,难以支撑对伊朗的远程打击,美军介入可强化其战机续航能力,尤其在猎杀伊朗弹道导弹与使用重型钻地弹时至关重要;其二,美军可能直接介入实战。若伊朗袭击美在中东设施,预部署的加油机可保障美以战机协同作战,但此举可能引发地区冲突升级;其三,防范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一旦海峡受阻,美军需发动大规模海空行动,持续的加油支持是猎杀岸基反舰导弹与实施电子战的关键;其四,构建跨大西洋至中东的 “空中桥梁”。这既可为 B-2 轰炸机突袭伊朗核设施提供保障,也能在美军基地面临威胁时协助撤离装备。
值得关注的是,美军 “尼米兹” 号航母打击群同期正从南海驶向印度洋,与加油机部署形成呼应。尽管五角大楼尚未披露行动细节,但此类军事化动作已被视为美国对中东政策转向的 “潜在信号”。在地区冲突一触即发的背景下,这批加油机的最终部署地点与任务定位,将成为观察美伊以三方博弈的关键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