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某行业媒体报道,小米可能会在6月26日正式发布AI智能眼镜,和Redmi K80至尊版以及小米Yu7一起发布。
AI 眼镜这个品类在去年(2024 年)在国内根本没有多少人知道,全球也就是一款Ray-Ban Meta,国内目前雷声大雨点小,还没有真正能撬动大众市场的产品。但是跟其他品类相比,AI 眼镜无疑是今年最值得关注的消费电子新品类,正因为目前的市场规模小,因此大家才觉得增长潜力巨大。业内认可的预测,2025年全球AI眼镜销量可能达到350万副。
RayBanMeta 是 Meta(科技巨头)与雷朋(隶属全球眼镜巨头EssilorLuxottica)合作推出的智能眼镜,融合时尚设计与科技,涵盖拍摄、通话、音频娱乐及AI 交互等功能;在 AI 智能眼镜领域地位领先,2024 年全球销量占比超 96%,主导市场,随智能眼镜市场规模增长持续扩张;技术上集成Meta Llama 大模型,实现物体识别、实时翻译等AI 应用,配备 1200 万像素摄像头、五麦克风阵列等硬件,还规划 HUD技术及AR功能拓展,推动行业向AI深度赋能方向发展。
这次CES2025 科技春晚上,全球多家消费电子厂商发布自有 AI 眼镜产品,推动 AI眼镜的市场关注度持续提升,有所耳闻的包括且不止于:雷鸟V3、联想Lecoo斗战者G1、雷神AI智能眼镜、Rokid Glasses等,接下来预计将会发布智能眼镜的还有字节跳动(预计 2025 年 8 月)、Meta(预计 2025 年 9 月)、三星(预计 2025年 9 月)、魅族(预计 2025 年 9 月)。
以往的米家眼镜,其核心是“音频”。即使可以连接手机使用各种AI应用,本质上也就是个“眼镜形态的蓝牙耳机”。这次的小米AI眼镜就完全不同,将是一款集摄影录像、AI语音交互、音频播放等核心功能的“全功能AI眼镜”。
AI 大模型给眼镜这个品类注入了全新的「卖点」,无论是第一人称拍摄、AI 翻译,还是基于大模型的 AI 语音助手,AI 眼镜至少在功能认知上要比之前智能眼镜好讲故事,也更容易让消费者理解其价值。
按照目前的爆料,小米 AI 智能眼镜将采用高通骁龙 AR1 Gen 1 + 恒玄 2700 的双芯组合,前者支撑影像,后者(本身是耳机芯片)支撑音频。简单来说,小米的思路是用恒玄 2700 实现日常基础运行,从而降低功耗,同时基于骁龙 AR1 实现更好的影像能力,保证 AI 视觉和影像方面的表现。
AI眼镜在使用体验和技术上要能够真正赢得市场,需要有几个核心的“东风”支持:
1.技术拐点:4nm制程芯片量产(如高通AR1Gen2)、光波导显示技术成熟(FOV提升至70度)、MicroLED成本下降,推动产品轻量化(50g以下)与功能集成(语音交互、物体识别、AR导航)、续航能力提升至8小时以上;
2.场景渗透:从听力辅助、工业巡检向消费级场景扩张,覆盖智能助理、即时翻译、运动健康等领域,成为“第一视角”交互终端;
3.价格下探:Meta产品降至299美元,国内厂商闪极、雷鸟定价进入1500元区间,小米新品有望进一步拉低门槛,推动渗透率提升。
我个人一直是小米眼镜的客户,我大概买了不下三副小米的防蓝光眼镜,和米家的音频眼镜,就是那个“眼镜形态的蓝牙耳机”,对我来说用于工作生活确实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1、听音乐,音频眼镜不入耳,就不太伤听力,外界声音也可以听到,这个比耳机好;
2、在公共场所接电话听语音看视频的时候,尽量不影响别人;
3、工作中经常需要电话会议,我就不需要用手一直拿着手机,并且可以边开会边查找手机上的资料;
眼镜行业的发展不断迭代,从一开始的传统眼镜→音/视频眼镜→A1+音/视频眼镜→AI+AR/MR 眼镜。AI眼镜提供了新的渐进式发展思路,即放弃大而全的设计理念,先解决轻便美观的问题来提升用户体验,同时也给行业更多的时间逐步攻克微显示的成本、重量与性能问题,助力 AR 行业跨越初期的发展障碍,实现加速放量。
二级市场估计届时肯定会扫描智能眼镜的上游产业链,主要为AI智能眼镜硬件结构供应商。如主控Soc芯片、光学模组、显示模组,音频模组,传感器模组、交互模组、电源、结构件等。除了高通骁龙 AR1 Gen 1 + 恒玄BES 2700外,歌尔代工也已经是明牌了。其他的上游供应链还包括:
1.光学与显示:光波导模组、MicroLED为核心增量。
-舜宇光学:全球摄像头模组龙头,为多款AI眼镜提供光学解决方案;
-水晶光电:AR光波导技术领先,已切入雷鸟、Rokid供应链;
-利亚德:MicroLED显示技术布局深厚,合作Meta等海外客户。
2.芯片与传感器:端侧算力决定用户体验。
-瑞芯微:RV系列视觉芯片适配AI眼镜,低功耗优势显著;
-恒玄科技:智能音频芯片龙头,小米AI眼镜核心供应商;
-韦尔股份:CIS传感器龙头,受益于AI眼镜多摄像头需求。
3.声学与结构件:轻量化与交互刚需。
-歌尔股份:声学组件+整机代工双轮驱动,Meta、华为核心供应商;
-佳禾智能:小米AI眼镜声学模组主力供应商,募投450万副产能即将释放;
-蓝思科技:纳米微晶玻璃材料突破,解决镜片轻量化与耐磨损痛点。
4.生态与终端:品牌卡位与内容生态构建者。
-创维数字:与Meta合作开发智能眼镜,布局AR内容平台;
-博士眼镜:线下渠道龙头,切入AI眼镜验光配镜服务赛道。
以上仅做供应链参与方列举,不代表推荐投资,交易还是需要自己了解企业具体信息,责任自负。
如果小米智能AI眼镜能一炮打响,并且带动AI眼镜行业一起爆发,那么可能会创造出一个新的消费电子热点,我个人感觉这个市场的量,比蓝牙耳机小很多,但是会比VR头盔和手环要大很多,毕竟存在大量真实用户需求,只要解决了佩戴舒适度、续航时间、价格、大模型和手机功能集成,很多操作可以解放双手操作来进行,那么还是有很大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