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筹研发,防俄脱美 | 欧洲急需雷达干扰无人机,以取代美国技术

图片 Europeans rush drone-based radar jammers in effort to supplant US tech

欧洲的北约国家正考虑将无人机用于包括雷达干扰在内的空中电子战行动,而这种能力是欧洲大陆许多空军目前所欠缺的。

意大利的莱昂纳多公司称,有10到20个北约国家对类似其提供给英国的“风暴遮蔽”(StormShroud)雷达干扰无人机的能力表示出了兴趣。

图片莱昂纳多无人机在2023年巴黎航展

莱昂纳多公司凭借StormShroud系统在雷达干扰无人机领域占据领先地位,该系统以该公司“光明风暴”(BriteStorm)干扰器为核心,搭载在葡萄牙泰克韦尔公司的无人机上。从周一在巴黎举行的航展开始,美国、欧洲和以色列的竞争对手将展示他们的一些机载电子战产品。

图片葡萄牙泰克韦尔制造无人机 | Getty

欧洲在空中电磁战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赖美国,鉴于对美国对欧洲承诺的不确定性,一些国家正试图弥补这一差距。与此同时,咄咄逼人的俄罗斯一直在根据其在乌克兰的经验扩大能力,在乌克兰,无人机无处不在,包括在电子战方面。

荷兰智库克林根代尔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欧洲防务局前规划负责人迪克·赞迪说:“乌克兰已成为一场无人机战争,无人机与反无人机相互对抗,电子干扰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如今在很多领域都出现了‘无人机化’的趋势,电子战领域也不例外。”

英国皇家联合军种研究所的分析师贾斯汀·布朗克在3月份的一份报告中称,欧洲北约国家在机载电磁战能力方面存在“严重”缺口,这在俄罗斯发动侵略的情况下可能构成潜在风险。

布朗克呼吁欧洲各国停止资助开发替代型空中电磁攻击能力,这种能力基于“相对廉价”的无人驾驶自主系统,这些系统能够在敌方领土上空盘旋,是迅速提升其能力的一种途径。

据electronic warfare销售副总裁迈克尔·利称,莱昂纳多公司的BriteStorm系统已引起北约国家以及主要国防承包商的“极大兴趣”。利还表示,预计在 2025 年第四季度之前不会有任何公开声明。

迈克尔·利还补充:“显然,一些欧洲国家有意愿不再像过去那样依赖美国。”

这位高管拒绝透露可能的无人机合作伙伴,但指出莱昂纳多与包括 MQ-9“死神”无人机制造商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以及土耳其航空航天工业公司在内的无人机制造商都有合作关系。虽然莱昂纳多不会在巴黎航展上展示StormShroud系统,但将于周一与土耳其无人机制造商拜卡技术公司举行合资企业签约仪式。

替身式雷达干扰通常靠近敌方防空系统,与在武器交战区之外实施的远程防区外干扰形成对比。护航干扰通常用于保护己方部队免受敌方防空系统的攻击。

迈克尔·利表示,包括波兰在内的东欧国家面临威胁范围“非常广泛,所以一旦升空,就要进行伴随式干扰。”“它们无法进行防区外干扰,因为它们处于敌方系统的威胁范围内。”

同时基于无人机的替代干扰机成本更低、更易损耗,而且由于能更靠近威胁区域作业,可能更有效,这意味着在欧洲作战区域,它们可能是比防区外干扰更好的解决方案。不过,这位高管表示,这两种方法是互补的,将继续并存。

乌克兰局势表明,原计划伴随第六代战斗机的无人作战能力需要“大幅提前”投入使用,诸如StormShroud之类的系统能让第四代和第五代战斗机发挥更大效能,行动也更加自由。

“如果能拥有更多的电子战、诱饵和欺骗平台,这本身就很有价值,这一点在乌克兰已经得到了充分证明。我完全能理解如何用无人平台解决大规模挑战,从而让第四代平台按照最初的设计意图运行。”

莱昂纳多公司在能与英国皇家空军联合宣布具备雷达干扰无人机的作战能力方面占据优势,不过莱昂纳多预计竞争对手将在未来12个月内发布相关声明。

由于在竞争激烈的电子战环境中运作的需求极为紧迫,许多公司都在努力应对这一挑战,迈克尔·利说道。“如果我们认为其他竞争对手不会在市场上开发他们的产品,那我们就太自满了。”

雷神公司制造了MALD-J,这是其一次性诱饵导弹的干扰型号,该公司称这是首款投入生产的替代干扰机。与此同时,莱昂纳多公司正与欧洲导弹制造商MBDA合作,为英国开发“长矛 - 电子战”替代干扰机导弹。

在本周举行的巴黎航展上,雷神公司将展示其下一代干扰机,这是为美国海军的 E/A-18“咆哮者”电子战飞机配备的一款远程干扰机。去年12月,海军宣布该系统中程波段版本具备初始作战能力。

现代西方的雷达干扰系统,包括“布莱斯特姆”和“微型空射诱饵”,都采用了数字射频存储技术,这使得干扰机能够记录来袭的雷达信号,并对其进行修改后重新发射,从而制造虚假目标和信号,或者只是用噪声淹没敌方系统

StormShroud系统的工作基于美国为 F-35 订购的“BriteCloud”数字诱饵,英国也在“欧洲战斗机”上使用了该系统,萨博“鹰狮”战机也可选装。

由于乌克兰、中东以及更远东方的局势,“我们的潜在对手正在迅速学习,”迈克尔·利说道。“‘StormShroud’的研发是英国明确的志向,旨在表明其拥有能够应对这些威胁的能力。”

德国亨索尔特公司一直在研发用于机载电子攻击的“卡莱特隆攻击”雷达干扰机,该设备专注于远距离干扰,也可作为“欧洲战斗机”上的护航干扰机,同时还具备近距离干扰配置。该公司将参加巴黎航展,其基于数字射频存储器(DRFM)的系统已于2023年进行了飞行测试。

图片机载电子攻击的“卡莱特隆攻击”雷达干扰机 | 亨索尔特

由因德拉系统公司牵头,亨索尔特、埃莱特罗尼卡和萨博公司也参与其中的一个财团一直在开展一个名为“协同任务响应式电子攻击”(REACT)的项目,旨在开发一种多干扰能力,这种能力可以集成到无人驾驶的空中作战飞行器内部用于前出干扰,或者集成到吊舱中用于护航干扰。

该项目的第二阶段将持续到2028年,2023年获得了欧盟4000万欧元的资金支持,总预算为 6970万欧元。此前,该项目经历了为期三年的可行性研究和设计阶段。REACT是2019年在欧盟永久性结构化合作框架内设立的机载电子攻击项目的一部分。

丹麦武装部队于5月测试了基于无人机的电子战,使用了乌克兰Skyeton公司的无人机系统,该系统搭载了丹麦Quadsat公司的射频载荷。丹麦方面称,该载荷能够从数百公里外定位并攻击敌方目标。当月晚些时候,Skyeton和Quadsat达成协议,共同提供基于无人机的电磁频谱监视服务。

直到近几年,电子战大多以平台为中心,主要围绕执行该任务的飞机展开,从美国海军的“咆哮者”电子战飞机到法国“阵风”战机上泰雷兹公司的“斯佩克特拉”电子战套件等都是如此。

泰雷兹公司将推出一款专为小型无人机设计的微型电子战载荷,该载荷能够探测和定位无线电通信。该公司称,这将是电磁情报领域的一项突破,为作战部队提供“前所未有的作战情报能力”。

目前,由于人工智能所需的电力要求,BriteStorm还未整合具备人工智能的“真正的认知电子战能力”,迈克尔·利说道。

“这显然在我们未来的规划之中,但我们得弄清楚如何将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领域一些极其迅速的发展成果融入到一个可能需要自主运行的相当小的载荷中,”迈克尔·利补充道,他预计在这方面不会有太多公开声明。“大家往往会对此相当谨慎。”

图片 刊载:US防务新闻 | defensenews

作者:鲁迪·鲁伊滕贝格(Rudy Ruitenberg)

20250616 | 编译:24时观象台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