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腰疼腿麻治不好?可能不是腰椎间盘突出,而是这个“伪装者”在作祟!

图片
图片


这些症状

在神经外科和骨科门诊

很常见

但如果常规治疗效果不佳

症状持续加重

我们需要警惕一种隐匿的疾病——

脊髓室管膜瘤


什么是脊髓室管膜瘤?

脊髓室管膜瘤是一种生长在椎管内、紧邻脊髓的肿瘤,起源于脊髓中央管表面的室管膜细胞。尽管较为罕见(仅占脊髓肿瘤的5%-10%),但由于椎管空间狭小,即便是良性肿瘤也可能压迫脊髓和神经根,导致严重后果。


图片


主要特征:

● 大多数为WHO II级良性肿瘤。

● 生长缓慢,容易被忽视,导致诊治延误。


警惕这些"不寻常"的症状组合

脊髓室管膜瘤的症状常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混淆。以下症状持续存在、进行性加重或多种症状并存时,应高度警惕:


顽固性疼痛

图片


● 夜间疼痛:休息时加重,甚至痛醒。

● 持续性钝痛:颈背部或腰骶部深部疼痛。

● 放射痛:沿神经走行方向的疼痛。

● 咳嗽/打喷嚏时加剧。


感觉功能异常

图片


● 麻木刺痛:肢体麻木、针刺感。

● 束带感:胸腹部或肢体被紧缠的感觉。

● 温度觉减退:对冷热的感知迟钝。

● 痛觉异常:轻触即痛或痛觉减退。


运动功能障碍

图片


● 肢体无力:握力下降、行走困难。

● 步态异常:踩棉花感、步态不稳。

● 精细动作受限:写字困难、扣纽扣费力。

● 肌肉萎缩:长期压迫导致的肌肉萎缩。


大小便功能障碍

图片


● 排尿异常:尿频、尿急、尿潴留或尿失禁。

● 排便困难:便秘或大便失禁。

关键信号:提示马尾神经受压。


症状的特殊规律

图片


● 从远端(手指、脚趾)向近端发展。

● 可能先从单侧开始,逐渐累及双侧。

● 症状呈进行性加重趋势。


重要提醒:
30%-40%的患者确诊前经历过误诊,延误数月至数年。
早期识别这些症状组合至关重要!


精准诊断:MRI是"火眼金睛"

核心检查:

● 磁共振成像(MRI):目前诊断椎管内肿瘤的金标准。

● 脊柱MRI平扫:显示肿瘤位置、大小、形态。

● 增强MRI:判断肿瘤血供和性质。


辅助检查:

● 神经电生理检查:评估神经损害程度。

脑脊液检查:必要时协助鉴别诊断。


图片


治疗策略:手术是根治关键

首选治疗:显微外科手术

● 目标:在保护神经功能的前提下完整切除肿瘤。

● 技术:显微镜下精细操作,术中神经监测。

● 效果:唯一可能根治的方法。

● 风险:包括神经损伤、感染等,但经验丰富的中心风险可控,获益远大于风险。


图片


辅助治疗

● 放射治疗:用于无法完全切除或复发病例。

● 化学治疗:主要针对恶性或复发转移的室管膜瘤。


预后展望

随着现代神经外科技术进步,多数脊髓室管膜瘤患者通过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恰当的手术治疗,可以恢复正常生活。


重在早期识别

目前无有效预防方法,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 提高警惕:重视持续加重、夜间明显的疼痛及神经症状。

● 避免误治:症状不明确时,避免强力推拿、正骨等可能加重神经压迫的治疗。

● 及时就医:出现可疑症状及时到神经外科就诊。

● 高危人群:有神经纤维瘤病家族史者应定期检查。


记住:当身体发出持续的异常信号时,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是保护神经功能的关键。
时间就是神经,不要犹豫,更不要拖延!


本文图片部分由AI生成。


图片


供稿|神经外科 李凯 孔德生
编辑&责编 | 业务拓展部 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