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聚焦」出品
今天
中国人民大学召开
首次新时代国际性战略工作会议
以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
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
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和三年行动计划,谋划部署学校面向2037建校百年国际性建设的总体战略、总体要求、实施举措和保障措施,重塑国际交流合作新格局,扎实推动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人大力量。
17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新时代国际性战略工作会议全体会议召开。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主持并讲话,校长、党委副书记林尚立作工作部署。
会议明确学校国际性战略工作“三步走”战略,到2027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吸引力的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到2032年,构建起完善的双多边国际合作平台;到2037年,成为世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会议明确“全球人才培养、学术创新、文明互鉴、合作网络、中国传播”五大立体化国际性战略体系,提出实施新时代国际性战略的“八大关键指标”和“十五大行动基点”,部署二十个专项行动。
会议强调,要从以下几方面着力做好新时代国际性战略工作。
一要筑牢政治根基,坚定正确政治方向。
必须坚持深学深用习近平外交思想,深入贯彻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方针原则,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在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战略中将学校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教育中心,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二要坚持系统观念,科学把握辨证关系。
必须处理好“守正传承”和“改革突破”、“战略导向”和“发展需要”、“中国特色”和“世界一流”的关系,持续提升学校国际形象与全球声望,不断开创国际交流合作新局面。
三要聚焦关键任务,抓好重点举措落实。
必须以全球人才培养为牵引,以学术创新为内核,以文明互鉴为支撑,以政党外交为特色,以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为使命,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全力以赴推进各项工作。
四要严格履职尽责,推动改革落地见效。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系统集成推进,坚持规划落地落细,加快形成学校更全方位、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具韧性的国际交流合作新格局。
▲左右滑动查看
会上,法学院院长杨东,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张晓京,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管理中心主任、吴玉章学院院长林晨,科学研究处处长、期刊管理中心主任钱明辉,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全球领导力学院院长王文分别作交流发言。
会议下发《面向2037建校百年国际性战略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
分组研讨环节,各学部代表、相关二级组织机构负责同志围绕进一步完善学校国际性战略的专项行动和重点工作、加快推动国际性建设高质量发展等进行深入研讨,并交流意见建议。
下午,汇报总结会召开。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郑新业作会议总结,各组召集人分别汇报组内研讨情况。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朱信凯、王易、冯仕政、郑新业、支晓强、青格勒图、王小虎、宋东霞、高燕燕,学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学校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无党派人士代表,学校教代会常设主席团成员,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及各学部学术委员会主任,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及各分委员会主席,全体中层领导干部,全体正科级干部,各二级组织机构外事秘书约800人参会。
特别支持:国际交流合作部
统筹:刘晓阳
文字:刘晓阳
设计 责编:诗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