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26
北京时间 6 月 10 日凌晨,苹果在 美国加州库比诺WWDC (全球开发者大会)2025 上正式发布了 iOS 26 系统。此次发布带来了自 iOS 7 以来最为显著的视觉革新,全新的“Liquid Glass(液态玻璃)” 设计语言成为全场焦点,为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同时在功能上也有诸多升级。然而,新系统发布后,围绕 “液态玻璃” 设计的争议声不断。
液态玻璃究竟是什么?
IOS 26 首个测试版发布,全新“液态玻璃”设计语言
“液态玻璃”究竟是什么设计?
”打破传统,重塑视觉体验”
Liquid Glass is meant to transform depending on content or context, and it behaves like glass in the real world, so color is informed by its surroundings, and it is meant to adapt between light and dark elements. Liquid Glass uses real-time rendering and can dynamically react to movement to change the way that light reflects off of buttons, switches, sliders, side bars, tab bars, and more.
“Liquid Glass” 设计灵感源于 Vision Pro,它将玻璃的光学特性与苹果独有的流动性相结合,能够折射光线,并通过镜面高光动态响应用户的操作。无论是浅色模式、深色模式,还是全新透明外观,都能借助这种设计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从锁屏界面到应用图标,从控制中心到各类应用内控件,“液态玻璃” 风格贯穿整个 iOS 26 系统。
这一设计打破了 iOS 自 iOS 7 以来的扁平化设计传统,带来全新视觉感受。部分用户对新设计赞赏有加,认为立体和动态效果为系统注入活力,操作更具趣味性与沉浸感。如用户 “科技潮人” 在论坛分享:“iOS 26 的液态玻璃设计太酷了,切换应用时的光影变化,让手机界面仿佛有了生命力。”
但也正因如此,在用户群体中引发了激烈争议。“iOS26 丑” 的词条迅速冲上热搜第一。但更多用户对其提出批评,觉得新设计破坏了 iOS 系统简洁、干净的美感,使界面显得花哨杂乱。
有网友吐槽:“这设计简直丑得令人发指,怀念以前简洁的 iOS 界面。” 还有不少用户认为新设计 “卓里卓气”,失去了苹果系统独有的设计风格。
来自Apple官网
界面焕新:解锁视觉与交互的双重惊喜
在解锁界面,iOS 26 的透明圆角卡片效果让 App 图标支持透明设计,与背景完美融合。时间数字仿佛拥有生命,会根据背景动态变化,智能避开通知信息,确保照片完整呈现。锁屏照片具备令人惊叹的 3D 景深视觉效果,支持动态专辑封面展示,每一次点亮屏幕都如同开启一场视觉盛宴。
来自Apple官网
主屏幕图标也适配了液态玻璃风格,呈现出悬浮在界面上的奇妙感觉,为用户带来全新的操作体验。
对于界面焕新,部分用户反馈新设计虽新颖,但实际使用存在不便。如透明圆角卡片效果降低了 App 图标的辨识度,快速找应用时易出错。习惯旧版相机操作布局的专业摄影用户表示,新界面参数调节路径变长,影响拍摄效率。
不过,年轻用户和追求新鲜体验的群体对这些变化较为满意,认为符合当下审美趋势,3D 景深效果和动态专辑封面展示增添了使用乐趣。
许多在校大学生、年轻人紧跟洋抖潮流选择立刻更新到iOS26,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一学生在互联网上发布评价:”At first, it felt too laggy and the phone was hot, like it wasn't responding. But after an hour, the phone adapted itself and felt very useful, especially the dynamic screen saver and the interface changes in Apple Music.”
“起初,它用起来感觉太卡顿了,手机还发烫,就像没有反应一样。但一个小时后手机自己就适应了,用起来感觉非常顺手,尤其是动态屏保和Apple Music里的界面变化很好看。”
智能功能升级:AI深度融入,便捷无处不在
除了视觉设计的革新,iOS 26 还在功能方面进行了诸多升级。Apple Intelligence 深度融入系统,为用户带来更加智能、便捷的体验。
电话 App 新增 AI 留言筛选、未知来电识别以及客服排队自动监听与接听功能;信息 App 支持自定义聊天室背景、自动生成群组投票和分账通知等功能;影像乐园结合 ChatGPT 图像生成功能;翻译功能整合至多个 App,支持实时翻译。
在智能功能升级方面,争议集中在 AI 功能的可用性和数据隐私问题。部分用户对新 AI 功能称赞,认为大大提高了日常通讯效率。但也有用户担心 AI 深度融入带来的数据隐私风险,尽管苹果宣称用户数据仅在本地运行,未经许可不会与 OpenAI 共享,仍有部分谨慎用户持怀疑态度。此外,国内iPhone 用户因诸多功能无法使用,对此表示不满,觉得自己在功能体验上受到区别对待。
操作界面上,小问题与大提升并行。
Safari 浏览器地址栏不再遮挡网页内容,CarPlay/CarPlay Ultra 采用 Liquid Glass 设计,通知弹窗不遮挡画面,小工具可显示实时动态资讯。大部分用户对这些优化给予积极反馈,认为显著提升了使用体验。但少数用户反馈,在使用 CarPlay 时,部分老款车型与新系统兼容性欠佳。
设备适配:老用户的无奈
iOS 26 在设备适配方面,iPhone 14 及以上机型可体验全功能,iPhone 11 和 iPhone 12 系列用户只能体验部分功能,更老机型则无法更新。这一情况引发老款 iPhone 用户的不满,他们认为苹果过早放弃对老设备的全面支持。
苹果软件主管 Craig Federighi 表示,苹果操作系统将采用年份命名,替换连续编号。新系统今日作为开发者测试版本发布,下个月推出公众测试版,今年秋季正式面向所有用户推出。
面对诸多争议,苹果客服回应称,目前 iOS 26 是测试版本,后续可能会根据大量用户反馈对界面设计等问题进行改善。在新系统正式发布前,这场关于 iOS 26 的争议或许还将持续,而最终 iOS 26 能否平衡好创新与用户需求,赢得更广泛用户认可,还需时间来验证。
苹果iOS系统的核心演变:
从iOS1-iOS26
1.iOS 1 (2007)
初代iPhone OS,电容触控+手势交互(Pinch to Zoom)颠覆传统键盘手机。核心应用为移动Safari、iPod音乐、谷歌地图,无App Store和复制粘贴。
2.iOS 2-3 (2008-2009)
App Store上线(iOS 2),开启应用生态与"苹果税"。iOS 3加入复制粘贴、彩信、Spotlight搜索。
3.iOS 4-5 (2010-2011)
更名"iOS",支持多任务切换(伪后台)。、iCloud云同步(iOS 5)、Siri语音助手登场。
4.iOS 6-7 (2012-2013)
iOS 6因苹果地图失败遭群嘲。iOS 7开启扁平化设计(Flat Design),控制中心上线,拟物时代终结。
5.iOS 8-12 (2014-2018)
开放第三方输入法。强化隐私与效率:Apple Pay、省电模式、防骚扰功能。
6.iOS 13+未来 (2019-2025)
深化AI与生态整合:暗黑模式、隐私标签(iOS 13+)。
这次苹果系统的又一次更新到底能不能胜过当年的iOS7改进?毕竟上次iOS7的改动是彻彻底底的“用户需求导向”产物,而这次的改进会引发什么结果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那么屏幕前的你呢?你对iOS26的此次更新满意还是不满意呢?
https://www.theverge.com/2011/12/13/2612736/ios-history-iphone-ipad
https://appinventiv.com/blog/ios-evolution-timeline/
https://www.tomsguide.com/phones/iphones/im-stoked-about-ios-26-call-screening-but-it-proves-apple-intelligence-is-still-playing-catch-up-heres-why
https://www.macrumors.com/roundup/ios-26/
文案|刘嘉茗
排版|刘嘉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