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4263天
精读君通识词典已上线2139个词条
01
网上看到一则帖子,一位妈妈分享了自己最近的烦心事。
她的女儿今年高三,但没有参加高考,而是成功申请了香港中文大学,正在准备入学。
这本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可亲戚的一番话却让她心里堵得慌。
表姐突然发消息诉苦,说自己儿子备战高考压力巨大,晚上磨牙、白天腹泻,状态极差。
这位妈妈听着心疼,也真心替表姐的孩子揪心。
刚想安慰,没想到表姐却话锋一转:
“你家倒好,提前解脱了,我们还在地狱里。”
话里话外,透着一股子阴阳怪气——仿佛她女儿没参加高考,是“逃避”、“走捷径”、“不够硬气”。
这位妈妈很困惑:自己对表姐儿子一直不错,常寄补品,还帮忙找补习老师,为什么表姐还要说这种酸话?
其实,这不是“不会说话”,而是一种典型的心理防御机制——通过贬低别人,来缓解自己的焦虑。
表姐内心焦虑儿子的高考,但又无法直接承认“我可能教育失败”,于是把这种焦虑转嫁到帖主身上,用“你家走捷径”来暗示“我儿子才是正统努力”。
朋友小陈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小陈工作5年后,省吃俭用攒了首付,买了一套小户型。过年回家,亲戚们围坐一桌吃饭,二叔突然问:“听说你在XX市买房了?多少钱啊?”
小陈如实回答:“总价200万,贷款买的。”
二叔立刻撇嘴:“200万?你工资才多少?该不会是你爸妈把养老钱都给你了吧?”
小陈解释是自己攒的,二叔却意味深长地笑:“年轻人别逞强,我们都是一家人,说实话又不丢人。”
事实是,二叔的儿子毕业3年还在租房,他无法接受“别人家孩子”靠自己买房的事实,于是用“啃老”的猜测来平衡心理。
小有所成的你,总是被亲戚阴阳怪气地说酸话,是因为亲戚恨你吗?
当然不是,他们恨的不是你,而是“你过得我好”这个事实,打破了他们习惯的心理平衡。
02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投射性认同”,即当一个人无法面对自己的负面情绪时,会无意识地把这些情绪“投射”到别人身上,再通过对方的反应来确认自己的感受。
比如,小陈的二叔因为儿子一事无成而焦虑,但又不想承认自己儿子的失败,于是把这种焦虑投射到小陈身上。
他需要小陈认同“房子是父母给买的”这件事,只有这样,他的焦虑才能得到缓解。
如果小陈反驳,反而会坐实他的焦虑;如果小陈沉默,他就更确信自己是对的。
类似的案例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你女儿出国留学?不就是家里有钱嘛!”实则自己孩子成绩不够,出国无望。
“你这么快升职?肯定是会拍马屁吧!”实则自己职场受挫,心理不平衡。
“你健身瘦这么多?肯定吃药了吧!”实则自己减肥失败,需要贬低别人努力。
一个人越缺什么,就越会通过否定别人来维护自己的选择。
而令人寒心的是,比较对象越亲近,这种嫉妒心就越强。
还记得那个因为"鸡窝头"意外走红的素人讲解员吗?
她顶着一头蓬松随性的短发,身着简朴的黑色棉袄,给央视主持人周涛做讲解。
与精致的电视主持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她那份浑然天成的专业魅力。
当她用渊博的知识和生动的语言讲述邯郸的历史文化时,连周涛都不由自主地露出赞赏的神情。
网友们纷纷被这位"反差萌"讲解员圈粉:
"这才是真正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朴素的衣着反而衬得她更有气质!"
然而在一片赞美声中,一条刺眼的评论格外醒目:
"我是她姑妈,这孩子平时邋遢得很,身上总有味儿,工作也不上心......"
多讽刺啊!
当全网都在为这个女孩喝彩时,本该最亲近的人,却急不可耐地往她身上泼脏水。
那份生怕别人多夸一句的急切,那份见不得自家孩子出息的别扭,让人不禁想问:
有些亲情,怎么就变成了最锋利的刀?
03
心理咨询师武志红说过:
这世上最不希望你过得好的,往往是你身边的亲戚朋友。
因为人总是习惯性地把身边人当作参照物,本来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可忽然有一天,发现你比他们过得好,这种巨大的落差感便会瞬间将他们吞噬,让他们觉得自己受到了莫大的嘲弄。
的确,同事发财你可能无感,但表弟买车你却会心里咯噔一下。
因为亲戚和你出身相似、起点相近,他们的成功直接证明“你本可以,但你没做到”。
对此,哲学家叔本华早有预见:"人们可以容忍陌生人的飞黄腾达,却难以忍受身边人的小有成就。"
我们总以为,亲戚之间应该互相支持,可现实往往是:
你过得好,他们未必真心祝福,反而可能感到威胁;
你选了不同的路,他们不会好奇,而是急于否定;
你帮了他们,他们未必感激,反而可能嫉妒“凭什么你能帮?”
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亲戚这种“微妙的恶意”?
①识别情绪归属
你需要明白,对方的话难听,不代表你做错了,而是他们的焦虑需要出口。
比如前文的帖子,帖主可以这样回应表姐:“高考确实压力大,xx(表姐儿子)不容易,需要什么帮忙就说。”
把话题拉回她的需求,而非你的选择。
②建立心理边界
仍然以那篇帖子为例,帖主不必自证“香港中文大学也很厉害”,因为贬低你的人,并不真的在乎事实。
你不必接招,也不用陷入争辩,只需淡淡地回应:“每条路都有挑战,孩子适合就好。”
③降低期待
不必强行把亲戚等同于家人,血缘关系不代表三观契合。
对无关紧要的人,敷衍就是最好的保护。
黄渤曾说:“以前在剧组里,总能遇到各种小心机的人。成名后身边全是好人,每一张都是洋溢的笑脸。”
人性就是如此——
你弱的时候,亲戚最爱指点你;
你强的时候,他们反而会夸你有主见。
所以,不必纠结“为什么被酸”,只需专注自己的路。
等到有一天,你站得足够高,那些酸话自然就听不见了。
活得精彩,就是最好的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