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三国蔑视、外交溃败,特朗普的第二任期,正在中东危机中全盘塌陷

在这个危机四伏的六月,特朗普的白宫再次陷入被动。

以色列与伊朗的激烈冲突尚未停火,战火正从加沙蔓延到波斯湾。而在这一轮火光中,美国总统特朗普被推至舆论漩涡的中心。他拒绝配合以色列“斩首哈梅内伊”的请求,坚称要将美国置于战场之外。然而,无论是中东盟友的急迫催促,还是国内党内的分裂意见,都正将他一步步拖向他最忌讳的深渊:一场无法脱身的战争。

这一次,不止是伊朗在测试美国的底线,连以色列、俄罗斯和中国——这三位特朗普口中的“熟人”——也接连在外交战场上对他施加压力与蔑视。CNN直言不讳:特朗普的外交架构正在一寸一寸塌陷。

图片

否决“斩首”提议,特朗普拒绝为以色列背锅

6月16日,美国CNN援引多名消息人士指出,特朗普已经否决了以色列提出的斩杀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计划。尽管白宫对此没有明确回应,但多家外媒,包括路透社和Axios新闻网,都确认以色列政府已在过去48小时内提出要求,希望美国正式参战,协助摧毁伊朗核计划。

一名以色列高级官员甚至透露,特朗普曾在与内塔尼亚胡的私人会谈中表示“若有必要会出手”,但美方消息人士随后迅速澄清:美军目前无意参与伊以冲突,且将伊朗若以攻击美方目标作报复视为“非法”。

这场罕见的高层分歧,将特朗普的孤立主义立场与盟友的安全赌注彻底暴露于聚光灯下。他希望避免战事升级,却也无法彻底切断自己与内塔尼亚胡之间的政治牵连。

“美国优先”遇上以色列优先?两难困局下的白宫

特朗普不愿下场,并非缺乏理由。CNN分析认为,这位总统比任何人都清楚,一旦军事介入伊朗,战争将不再局限于以色列一国。这将是一场没有终点、无法收场的深渊。伊拉克战争叙利亚内战的前车之鉴仍历历在目,中东的权力真空是战争最危险的副产物。

而且,美国国内政治气候也早已变天。以“美国优先”为旗帜的民粹主义选民并不支持特朗普重蹈小布什的覆辙。一旦美军卷入中东战事,不只是财政压力暴增,特朗普自己精心构建的孤立主义基本盘也将顷刻瓦解。

6月15日,在接受《大西洋月刊》专访时,特朗普措辞谨慎又意味深长:“如果伊朗拥有核武器,就不可能有和平。但我提出‘美国优先’,这个概念不是轻易就能放下的。”

话里话外,他在为自己预留转身的空间——既不否认动武的可能,又不轻易对右翼选民松口。

内部撕裂:共和党鹰派与孤立主义正面冲撞

特朗普的麻烦不仅来自以色列,也来自华盛顿自己。

共和党内部,鹰派声音日益高涨。前副总统彭斯在CNN节目中公开表示,如果伊朗不让步,美国就应军事介入;资深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则更直接:“如果以色列需要空袭支持,美国就应该一起上。”

但与此同时,特朗普的右翼盟友却频频拉响警报。来自佐治亚州的马乔里·格林、“美国转折点”创始人查理·柯克、前福克斯主播塔克·卡尔森等人公开批评:“这不是我们投票给特朗普的理由。”他们警告说,若特朗普执意下场,将失去“美国优先”运动的根基。

这种撕裂局面正蚕食特朗普的政治资本,使他在面对以色列时无法随意让步,在处理伊朗时更无法硬碰硬。

被连番“蔑视”:俄中以接连抽脸,外交版图摇摇欲坠

CNN毫不留情指出,特朗普的外交政策正在失控。他上任之初信誓旦旦要结束冲突、缔造和平,结果却亲手推进了全球更深的混乱。

在俄罗斯问题上,乌克兰战局迟迟无解,普京不买账,泽连斯基更不听话;对中国的关税战既未压垮中方,也未赢得美国企业支持,反而被批“胆怯交易”;如今以色列更是顶着压力行动,还公开请求美方参战,却得不到明确回应。

这三国——俄罗斯、中国、以色列,分别代表着美战略焦点的三极,如今却齐齐对特朗普“失敬”,显示出他曾引以为傲的“交易艺术”已变得毫无分量。

而CNN更直言,这种外交层面的失败,正逼近一个临界点——这场伊朗危机,很可能成为特朗普第二任期的“定义性失败事件”。

内外受敌的总统,还能躲多久?

特朗普现在面对的,是三重困局:以色列在前线催促出兵,国内鹰派要求摧毁伊朗核项目,而他自己的支持者却反复强调“不要再让美国陷入别人的战争”。

这三股力量彼此冲突,任何一边倒向都会造成另两方反弹。对于特朗普而言,这是无法打赢的政治战。而CNN讽刺地指出,这正是他第一任期成功回避的那种危机类型。

今年4月,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会见内塔尼亚胡,二人笑意盈盈。两个月后,以色列空袭德黑兰,美国仍拒绝参战。外界看起来,是特朗普守住了底线。但事实是,他在被动退让中失去主导权。

随着中东战火持续燃烧,白宫再难独善其身。特朗普仍想维持那个“强人总统”的形象,却已不得不在国内反弹、国际轻视和盟友催促之间疲于奔命。他一边否决出兵,一边被迫“预演”战争理由。他的第二任期,注定无法安稳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