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大楼要重新审查奥库斯协议,实则在进行“成本核算”

五角大楼突然宣布要重新审查奥库斯协议,这事儿表面看是拜登政府给特朗普留了个烂摊子,实则是美国印太战略正在经历一场静悄悄的“成本核算”。

2021年美英澳三国高调签署的核潜艇协议,原本计划让澳大利亚在2040年前获得一支核潜艇舰队,美国还承诺2032年起卖5艘弗吉尼亚级潜艇给澳洲。

如今华盛顿一句“要和美国优先政策对齐”,立刻让中国嗅到了机会——但别急着开香槟,美国人对华围堵的剧本根本没换,只是主演嫌票价太贵想重新分账。

图片

(图1)

特朗普的算盘打得噼啪响。拜登时代那套“小多边主义”在他眼里纯属浪费资源,拉十几个国家开峰会不如逼着日本韩国多交保护费实在。

奥库斯这种既要美国掏技术又要美国匀潜艇(如图1)的买卖,自然成了头号审查对象。中国学者点破关键:美军高层真正在盘算的,是怎么把更多资源砸向无人机和高超音速武器这类“大国冲突专用装备”。

至于给澳大利亚造潜艇?要么加钱,要么排队——美国造船厂现在一年憋出1.2艘潜艇都费劲,离协议需要的年产3艘差着十万八千里。

中国这边当然乐见其成。东京国际基督教大学的纳吉教授说得直白:“北京一直把奥库斯当成反华包围圈,现在特朗普要拆台,他们能不庆祝?”但高兴不过三秒。美国战略界有个铁律:凡是能让中国笑出声的选项,基本都会被五角大楼一票否决。

图片

(图2)

中国专家看得透彻:奥库斯真要黄了,等于自断印太战略一条腿,特朗普(如图2)再疯也不会这么玩。更可能的是学黑心房东涨租金——要么让澳大利亚多付几成首付,要么把二手潜艇当新品卖。

澳大利亚现在最该冒冷汗。他们的柯林斯级潜艇眼瞅着要退休,新潜艇要是被美国卡脖子,海军就得面临“无艇可用”的尴尬。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的戴维斯说了大实话:美国造船业要是支棱不起来,2040年的潜艇交付就是张空头支票。但堪培拉连讨价还价的筹码都没有——除了美国,谁还能给它核潜艇技术?英国那点儿军工产能,自己造舰艇都三天两头漏水。

这场审查暴露了美国霸权工具箱里的锈迹。既要盟友当反华马前卒,又不愿再当散财童子,特朗普的“美国优先”2.0版其实就是个分账系统:日本得多买F-35,菲律宾得开放更多基地,澳大利亚得给潜艇钱款现结。

图片

(图3)

比起拜登的“民主同盟”大饼,这套打法更赤裸也更现实——就像硅谷裁员时HR的名言:“不是你不优秀,是公司养不起了。”

但地缘政治不是公司财报,算得太精反而容易翻车。东南亚国家早就看明白:今天美国能对澳大利亚杀价,明天就能对任何盟友抽梯子。

英国媒体已经开始嘀咕,当初退出欧盟投奔奥库斯是不是押错了宝。至于中国,反倒可以悠哉游哉看戏——当对手忙着内部分赃时,就是最好的战略机遇期。

说到底,奥库斯审查不过是美国霸权焦虑的又一个症状。潜艇产能追不上野心,盟友钱包填不满预算,连“遏制中国”这面大旗都快成了众筹项目。但历史的吊诡之处在于:越是精打细算的帝国,越容易在锱铢必较中漏掉大局。当美国海军部长还在纠结该给澳洲打几折时,福建舰(如图3)的甲板上已经起降了无人机。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