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NBA总决赛G5拉开帷幕,坐镇主场的雷霆迎接步行者队的挑战。此前双方大比分战至2-2平,这场天王山之战备受瞩目。数据显示,NBA总决赛历史上天王山之战共出现32次,拿下G5的球队夺冠概率高达74%,足见本场比赛的关键程度。
尽管雷霆在上一场G4中存在一些争议,但从比赛实际情况来看,他们的实力更为强劲。其阵容结构均衡,内线双塔展现出强大的统治力,外线更是有众多防守悍将,给步行者造成了极大的压迫。
亚历山大的表现堪称MVP水准,在前4场总决赛中,他场均贡献32.8分、5.3个篮板、3.8次助攻以及3.8次抢断盖帽,数据十分亮眼。
在上一场比赛中,哈里伯顿未能在常规赛时间内为步行者提供足够的得分支持。谈及失利原因时,哈里伯顿分析指出:“对方采用的小个阵容确实对我们的进攻造成了阻碍,但这并非失败的合理解释。实际上,我们获得了多次优质投篮机会,遗憾的是未能充分把握。通过赛后录像复盘,我们将明确具体的改进措施。关键在于,我与队友均意识到,在接下来的关键战役中,必须给予强有力的回击。尽管对手的战术调整取得了显著效果,但我们仍存在诸多可优化之处。”
本场比赛双方首发阵容方面,雷霆队派出了以亚历山大、杰威、切特、哈腾及多尔特为核心的阵容;而步行者则由西亚卡姆、哈里伯顿、内姆布哈德、内史密斯和特纳组成先发五虎。
首节比赛,雷霆率先获得球权并展开攻势。哈腾凭借出色的身体素质,腾空而起完成暴扣,为比赛首开纪录。内姆布哈德则利用灵活的脚步摆脱防守,后仰干拔跳投得手,帮助步行者拿到分数。西亚卡姆也不甘示弱,中距离跳投命中。切特随后冲击内线,上篮得分。紧接着,西亚卡姆在 45 度角命中大号三分球。杰伦抢断成功后,迅速发起快攻,飞身单手劈扣得分。特纳也在对抗中滞空上篮,打板命中。切特弧顶处超远三分投篮,精准入网。
在首节前半段,双方比分呈现胶着状态。然而,此后雷霆队逐渐打破僵局,掌握比赛主动权。他们通过连续的快攻反击战术,多次造成步行者失误,迅速拉开分差,将领先优势扩大至 10 分左右。
首节战罢,雷霆以 32 比 22 领先步行者 10 分。第二节开场,威金斯追身三分精准命中,率先为雷霆增添分数,西亚卡姆随即以长臂勾手还以颜色,麦康奈尔正面三分自信施射,稳稳入网。威金斯手感持续火热,空位外线再度发炮得分,亚历山大则凭借强硬突破杀至篮下造成杀伤,两罚全中。内史密斯底角三分命中,杰威持球突破完成高难度 2+1 进球,西亚卡姆背转身单打后仰跳投得手。雷霆借此不断拉大领先差距,第二节中段曾一度领先对手 18 分。内姆布哈德通过灵活移动打进加罚,为步行者缓解颓势。三节结束,雷霆 59 比 45 领先步行者 14 分。
下半场易边再战,亚历山大通过行进间急停跳投首开第三节得分纪录。内史密斯接踵命中空位远投三分,多尔特则以高难度后仰跳投回应,特纳于底角精准投射得手。杰威凭借强势对抗完成2+1进攻,西亚卡姆切入禁区轻巧擦板得分。第三节中段步行者替补麦康奈尔突然爆发,其在6分钟内突击与远投相结合连取13分,率领球队将分差逼近至4分。雷霆关键阶段依靠亚历山大连续单打得分稳住局势。
前三节战罢,雷霆以87-79保持8分优势。末节角逐中,步行者开局攻势一度将分差缩小至2分,但随后陷入持续性失误困境。雷霆抓住机会打出防守反击高潮,并通过连续三分投射迅速将领先优势扩大至10+。最终雷霆以120-109力克步行者,总比分3-2斩获系列赛赛点。
在本场比赛中,有几位球员的表现值得关注。
第一位,杰威堪称全场发挥最为出色的球员。他在比赛中火力全开,轰下40分,同时摘得6个篮板并送出4次助攻。其篮下对抗后的终结能力极为突出,多次成功打成2 + 1,展现出强大的内线杀伤力。此外,他的三分球效率颇高,早早便助力雷霆队奠定胜局。
第二位,亚历山大表现同样亮眼,斩获31分2篮板10助攻4盖帽的全面数据。每当步行者队发起追分攻势时,亚历山大总能挺身而出,凭借自身实力稳住局面,尽显超巨风范。
第三位,卡鲁索此役状态欠佳,8投仅1中,最终只得到2分。他本场的表现与前几场相比存在较大差异,不过好在对比赛整体局势影响不大,毕竟雷霆队其他球员状态十分出色。
第四位,华莱士贡献了11分4抢断,在攻防两端均有上佳表现,真实命中率超过100%,是雷霆队赢球的重要功臣之一。
第五位,哈里伯顿。此役他的表现堪称灾难,仅获4分7篮板6助攻,且无运动战进球。作为缺乏稳定得分能力的当家球星,如此状态恐难在赛事中走得更远。
第六位,西亚卡姆。其空砍28分6篮板5助攻,虽已竭尽全力,却是步行者阵中最稳定的得分核心。不过,本场比赛他送出6次失误,略显遗憾。
第七位,麦康奈尔。他斩获18分4篮板4助攻,表现值得敬重。若非其在第三节的强势爆发,步行者恐怕早已陷入崩盘之境,难以支撑至第四节。